送妻入道
人无回意似波澜,琴有离声为一弹。
纵使空门再相见,还如秋月水中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似乎没有回顾过去的意愿,就像水面上的波澜一样不断流逝;而琴声则诉说着离别之情,如同弹出一曲曲动人的旋律。即使我们在寺庙中再次相遇,也会像那秋月映在水中一样美丽却难以触碰。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波澜:波纹和澜漪,这里比喻变化不定的情况。
2. 琴有离声为一弹:这句话是说在离别之际,弹奏一曲表达离别的音乐。离声,指别离的乐章;一弹,指演奏一次。
3. 空门:佛家语,指佛教,又泛指出家为僧尼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波澜、离声、空门和秋月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其妻子别离的情景。诗中“人无回意似波澜”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刻心中的无奈与感慨;而“琴有离声为一弹”则通过音乐的哀伤之音传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痛苦心情。接着,诗人预言即使有朝一日在空门之地重逢,他们的心境也如同月在水中的倒影般遥远,进一步加深了别离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妻入道》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21年,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宗教信仰较为自由。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涉正经历着他人生的低谷。他曾任司刑评事,后因事被贬谪为陕州司仓参军。在任期间,他因为一次公事出差而滞留江南,妻子却在此时选择出家为道。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作为一位有深厚儒学修养的士人,他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了妻子的决定,并以这首诗表达了他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一时期,唐代的社会风气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多元。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女性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李涉的妻子选择出家为道,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道教的信仰和追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