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东风吹恨上眉弯。
燕初还。
杏花残。
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
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
绕屏山。
宝筝闲。
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
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愁绪在眉间。
燕子刚刚归来。
杏花已经凋残。
窗帘内春意盎然,帘外春雨声凄冷。
错过美好的踏青时光,徒留无奈之情,独自倚靠在栏杆旁。
珠帘的香气浓郁,玉环相套。
绕过屏风。
古筝闲置。
泪水沾湿了薄薄的丝绢手帕,露水湿润了红色的兰花。
消瘦的身姿舞动,但还可以应付过去,银饰摇曳生姿,仿佛有些兴致阑珊。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子:词牌名。
2. 陈允平:南宋诗人。
3. 东风:春风。
4. 燕:燕子,候鸟。
5. 杏花:一种植物,花朵为白色或粉红色。
6. 帘里春深:指春天的气息深入帘内。
7. 拾翠芳期:指妇女春日采集香草的美好时光。
8. 辜负:错过。
9. 空脉脉:形容内心空虚。
10. 阑干:栏杆。
11. 流苏:装饰品的一种。
12. 玉连环:用玉石制成的环形饰品。
13. 绕屏山:指屏风上的图案。
14. 宝筝:精美的古筝。
15. 鲛绡:神话中鲛人织的丝巾。
16. 零露:指零星的露水。
17. 红兰:红色的兰花。
18. 舞腰:舞女的腰身。
19. 浑可事:指可以忍受的事情。
20. 银蹀躞:银质的鞋子。
21. 阑珊:衰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愁绪的古诗词。从“东风吹恨上眉弯”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正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哀愁之中。接下来,“燕初还。杏花残。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这几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同时,通过对“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这些诗句的理解,可以看出作者感到自己年华已逝,失去了青春的魅力,但是仍不愿放弃曾经的梦想和追求。
全诗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的哀思与怀古之情。这首词的音乐性、形式美和意境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独具一格的优秀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但大致在公元1260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陈允平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元朝的兴起。他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南宋的官员,但在南宋灭亡后,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词作为寄托,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王朝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蒙古铁骑横扫中原,民族矛盾激化,国家岌岌可危。陈允平的家乡浙江嘉兴位于江南地区,这里曾是南宋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在战乱中,繁华的城市逐渐衰败,人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