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解语花

标题包含
解语花
鳌峰溯碧,贝阙缘云,桂魄寒光射。 凤檐鸳瓦。 星河际、缥缈绣帘高下。 笙箫奏雅。 爱雪柳、蛾儿笑把。 琼佩摇、珠翠盈盈,迤逦飘兰麝。 陆地金莲照夜。 富绮罗妆艳,春态容冶。 笼纱鞍帕。 香尘过、禁陌宝车骄马。 游人静也。 东风里、万红初谢。 沉醉归、残角霜天,渐落梅声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山峰上回顾碧绿景色,沿着云朵寻找贝壳宫殿,月光如寒冷的光芒投射下来。 凤凰和鸳鸯形状的屋顶。银河如同缥缈的丝线在绣帘间起伏。笛子和箫的声音在此时奏出高雅的音乐。人们喜欢雪柳和蛾儿的笑声。翡翠和珍珠装饰着她们的身体,她们像兰花和麝香一样香气四溢。 金莲花照亮了夜晚的道路。衣着华丽的妇女,像春天一样容光焕发。蒙着面纱的马匹,从皇宫前走过。宝车和骏马都散发着豪华的气息。游客们在这宁静的夜里,沉浸在春天的气氛中。春风吹起,花朵凋谢,剩下的只有霜天的余韵和梅花落下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鳌峰:指传说中的神山,这里借指华贵的楼阁。 2. 贝阙:以贝壳装饰的宫殿,形容豪华的建筑。 3. 桂魄:指明亮的月光。 4. 凤檐:凤凰形状的屋檐,喻指华丽的建筑。 5. 鸳瓦:鸳鸯形状的瓦片,这里用来形容精美的建筑。 6. 星河:天上的星群,此处形容华丽的景象。 7. 缥缈:隐约、模糊的样子。 8. 绣帘:刺绣的帘子,这里用来形容华丽的窗帘。 9. 笙箫:两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优美。 10. 雪柳:一种白色的花卉,这里用来形容花朵的美丽。 11. 蛾儿笑把:指美女笑着采摘花朵,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12. 琼佩:用美玉制成的佩饰,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华丽装扮。 13. 珠翠:珍珠和翡翠,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华丽配饰。 14. 迤逦:形容连续不断。 15. 金莲:金莲花,这里用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莲花。 16. 绮罗:华丽的花布,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华丽衣裳。 17. 春态:春天的景色,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18. 容冶:容颜娇媚。 19. 笼纱鞍帕:指遮挡尘土的纱笼和马匹的鞍具。 20. 香尘:香车经过留下的尘土。 21. 禁陌:禁止通行的道路。 22. 宝车骄马:指豪华的车马。 23. 游人静也:游人渐渐散去。 24. 万红初谢:指各种花朵刚刚凋谢。 25. 沉醉归:指沉浸在美好的景象中归来。 26. 残角霜天:指寒冷的霜天中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号角声。 27. 落梅声罢:指梅花飘落的声音消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色和人物活动。上片主要描述夜间辉煌的景致,如鳌峰、星辰等,衬托出节日的气氛。而绣帘、凤檐等细节则表现出当时的华丽建筑。下片转向描绘人们的活动,通过骑马、看灯、游行等活动展现出丰富的民间生活场景。最后以落梅声作结,暗示春天的结束,流露出丝丝的惜春之情。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解语花》是宋代词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末元初,即公元1279年左右。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的过渡阶段。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民生疾苦。陈允平作为南宋遗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曾在《鹧鸪天·怀家》一词中写道:“年年相见在他乡,咫尺家山隔渺茫。”表达了在动荡时期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陈允平生活在南宋末年,他的词作受南宋婉约派的影响,多描写离别愁绪、闺阁风情和自然山水。这首《解语花》正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