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有感

标题包含
有感
软红尘里度韶华,杨柳桥边旧酒家。 燕子不归春渐老,东风开尽刺桐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俗世中度过美好时光,杨柳岸边的桥头有一家老酒肆。 燕子的归期未到,春天渐渐逝去;东风吹开了刺桐的花朵。
去完善
释义
《有感》是南宋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软红尘:这里指繁华的都市生活。软红,指柔软的红色尘土,古人用来形容繁华都市的景象。 2. 度:度过。 3. 韶华:美好的时光,通常指青春年华。 4. 杨柳桥:泛指江南水乡的石桥,因杨柳常种植于水边,故有此称。 5. 旧酒家:指曾经熟悉的酒家,可能因为战乱或者其他原因已经不再存在。 6. 不归:不回来,这里指燕子在春天离开后又没有回到原地。 7. 春渐老:春天快要过去,这里指的是季节的变化。 8. 东风:春天的风,这里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9. 开尽:开满。 10. 刺桐花:一种植物的花,又称海桐花,通常在春天盛开。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软红尘里度韶华”起笔,描述了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度过美好时光的场景。同时,“杨柳桥边旧酒家”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接下来,诗中“燕子不归春渐老”一句则表达出春天即将离去,而燕子还未归来时的感伤之情。最后,以“东风开尽刺桐花”结尾,描绘了春风吹开刺桐花的景象,象征着美好的春光渐渐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感》是南宋末年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末元初,即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元朝征服南宋的动荡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陈允平生活在这一特殊时期,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南宋末年曾任吏部侍郎、给事中等职,后因战乱流寓江州、福州等地。他曾积极参与抗元斗争,但最终还是因南宋灭亡而流亡江南。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陈允平的诗歌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有感》一词,以借景抒情的笔法,表达了对战乱和生离死别的感慨。他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这些情感都充分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