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柳

标题包含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小聪明好学,才华横溢。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官场中...查看更多
亮_7195
去完善

译文
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宛如一把灵巧的剪刀,将柳叶修剪得如此精致。
亮_7195
去完善
释义
丝绦:用丝编织成的带子,这里比喻柔软下垂的柳枝。
亮_7195
去完善
赏析
《咏柳》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通过描绘春天新绿的柳树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创造力的赞叹。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柳树的整体风貌,仿佛整棵树都被珍贵的玉石镶嵌装点,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则进一步细化描写,把随风摇曳的柳枝比作飘逸的绿色丝线,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柔美。 接下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巧妙设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并为最后一句做了铺垫。“二月春风似剪刀”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回答了前面的问题,还将无形的春风具象化为一把锐利的剪刀,赋予其生命和智慧,使得整个景象更加鲜活有趣。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构思精巧别致,充分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艺术审美的时代特征。
亮_719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于公元695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的诗。 这一时期,贺知章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政治地位显赫,但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诗的末尾,诗人以“二月春风似剪刀”为喻,寓含了他对自己命运的忧虑和期待。 与此同时,天授二年(695年)正值唐武则天当政时期,朝政逐渐混乱,开启了太平公主和韦皇后争夺皇位继承权的序幕。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士人官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贺知章也不例外。所以他的这首《咏柳》不只是对春天的赞美,更表达了对时局变幻的深深担忧。
亮_719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