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录参美任
高安之民椎且质,空蒙恶声头上笔。
独惟猾吏可怕人,架鹰腾霄柙虎出。
贪官乞钱吏手中,庸官仰笔描吏容。
狱情黯菼直为曲,虽欲辨雪何由从。
先生来纠高安狱,直道仁心作民福。
吏知积德不忍欺,囚感吐诚争首服。
掉头不肯狥上官,几回拂意思挂冠。
伸冤振抑必得请,媿杀同列双颧丹。
先生种满甘棠了,天子知贤恨官小。
若人底处可安排,不在玉堂应凤沼。
鳣鲸自不沟渎留,郡官无贤民却愁。
愁公归去莫报德,但祝高门于定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安地区的百姓纯朴而简单,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冤屈。
只有狡猾的官员最可怕,他们像老鹰一样腾空而起,又像老虎一样震慑人心。
贪官在吏的手中收取钱财,庸官则伏案描绘吏的面目。
无辜者的案情被黑暗遮掩,仿佛直线也变成了曲线,想要洗清罪名却又无从着手。
那位正直的先生来到了高安监狱,他秉持公正和仁心的原则,为百姓谋取福利。
吏们知道行善积德的重要性,不敢再欺骗;囚犯们也感受到他的真诚,争相表白。
即使面临顶头上司的压力,他也毫不动摇,反复挣扎之后选择了辞职。
他想为自己心中的正义发声,对那些被冤枉的人给予公正的审判。他的勇敢让他的同僚们都羞愧不已。
后来这位先生的声誉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感叹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于是他离开了那个岗位。
有些人不愿意被局限在小地方,无论是皇宫还是庙堂,他们就像大鱼一样难以留在水沟之中。
郡县的官员并非都是贤能之人,这让百姓感到担忧。
祝愿这位刚正的官员离开官场后仍能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这就像是祝愿他早日飞黄腾达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高安:江西省地名。
2. 椎且质:形容当地百姓朴实单纯。
3. 空蒙恶声:指流传的负面传闻。
4. 架上鹰、腾霄柙虎:比喻贪官与恶吏。
5. 贪官乞钱:暗示贪官污吏从中渔利。
6. 狱情黯菼:比喻案情被扭曲。
7. 辨雪:洗清冤屈的意思。
8. 伸冤振抑:替受害者讨回公道。
9. 愧杀同列:其他官员都为此感到羞愧。
10. 甘棠:象征贤明的官员。
11. 玉堂:朝廷宫殿。
12. 凤沼:凤凰沼泽,古代象征吉祥的地方。
13. 鳣鲸:大鱼,比喻贤能之人。
14. 沟渎:低洼之地,暗喻下级官职。
15. 于定国:汉代名臣,曾任郡守,有仁政,民众爱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送高录参美任》以五言诗的形式,展现了高安地区吏治腐败、百姓困苦的现实,以及高录参到任后刚正无私的作风和关心民生福祉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比揭露了官僚体系的黑暗面,并对高录参的人品和政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流露出对其未来的期望与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高录参美任》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姚勉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金朝、南宋和蒙古三个政权并立,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姚勉作为一名文人,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在这首《送高录参美任》中,姚勉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的关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