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梅谷诗藁

标题包含
题梅谷诗藁
不与春风落世间,万山明月雪漫漫。 谷中更有人如玉,招隠不来清梦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随春风凋谢于世间,万千山岭明月映照白雪茫茫。 山谷之中还有如美玉般的人儿,只因未招隐而使梦境寒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原指写上标题,这里可理解为以……为题或为了某事而作。 2. 梅谷诗藁:指在梅谷中写的诗草稿。 3. 春风:春天,比喻美好的事物。 4. 落世间:出现在人世间。 5. 万山:众多的山峰。 6. 明月:明亮的月光,象征理想、光明。 7. 雪漫漫:大雪纷飞的样子。 8. 更:还,表示同时存在。 9. 如玉:像玉一样美好,形容人的品质高洁。 10. 招隠:邀请隐居的人出来。 11. 清梦寒:清冷的美梦,形容内心孤独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首句“不与春风落世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梅花与春风相对照,强调了梅花独立于其他花朵的特性。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对于梅花的高洁品质的赞美。 第二句“万山明月雪漫漫”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盛开的场景。“万山”代表数量众多,形象地展现出梅花林之壮观;“明月”则给人以清幽之感,彰显出梅花高雅的品质;“雪漫漫”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特性,使其形象更为生动立体。 第三句“谷中更有人如玉”描述了山谷中的隐士如同美玉一般美好。这里既是对隐士形象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信念的精神的敬仰。 最后一句“招隐不来清梦寒”表现了对这些隐士渴望归隐的心情的理解。虽然他们身在山谷之中,但他们的品质却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梅谷诗藁》是宋代诗人姚勉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梅花的风骨和作者的志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时期,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 在创作这首诗时,姚勉正身处官场,担任临安府学教授一职。作为一名文人,他对国家的政治、文化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在此背景下,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坚贞不屈的品质和高洁的志趣。 此外,这个时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画家,如陆游、杨万里、苏轼等,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姚勉在《题梅谷诗藁》中也展现出了受到了这些文人画家的启发和激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