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宿

标题包含
野宿
溯水秋风扬短棹,穿林落日系孤舟。 心清乍喜离嚣俗,野旷翻疑动旅愁。 归雁高飞云杳杳,幽虫夜语草悠悠。 此间景物君知否,即是潇湘一片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傅察(1089年-1126年),字公晦,北宋末年著名文人,历任国子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受到时人的赞誉。 傅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溯水秋风轻摇着小船,穿过树林停留在孤独的舟上。心境宁静突然喜欢上了远离喧嚣的生活,原野空旷却让我感受到了旅行中的忧虑。大雁高飞,渐渐消失在白云之中;夜晚的小虫子在草丛中低声细语。这样的景色你知道吗?这就是潇湘的一片秋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溯水秋风:指在秋风中逆水而行。 2. 短棹:短小的船桨,代指小船。 3. 林落日:指太阳在树林落下。 4. 系孤舟:停泊孤独的船只。 5. 心清乍喜:心中清净忽然感到喜悦。 6. 离嚣俗: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世俗。 7. 野旷:荒野空旷。 8. 翻疑:反而觉得怀疑。 9.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10. 归雁:飞回南方的大雁。 11. 云杳杳:形容天空中的云朵迷蒙遥远。 12. 幽虫:幽暗处的虫子。 13. 夜语:夜晚的虫鸣声。 14. 草悠悠:形容草地宽广无垠。 15. 潇湘:湖南省的一条河流,此处代指景色优美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野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傅察在远离喧嚣的田野间夜宿的经历。诗人在秋风中荡舟溯水,穿过树林,落在孤独的小舟上。周围的环境使诗人心中清净,暂时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但旷野的空旷又让他感到旅愁。 诗人通过观察天空中的归雁和高飞云,以及夜晚幽虫的低语和草丛的晃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此时此景,诗人不禁发问:“君知否?”意思是,这种情景你是否知道呢?而这正是潇湘之地的秋色啊!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宿》是宋代诗人傅察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荒野露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据史书记载,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19年,正值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政治腐朽,民不聊生。金国对宋朝虎视眈眈,边境形势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傅察作为朝廷官员,被派遣出使金国,以示友好。然而,金国的无理要求使得这次出使的任务异常艰难。在漫长的旅途中,诗人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环境,还要承受心理压力和思乡之情。 在这次出使过程中,傅察深感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不幸,也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化作诗篇,传颂千古。这首《野宿》就是他在荒野露宿时创作的一首诗,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