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观梅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西湖观梅三首 其二
不费东君力,常先草木荣。 魏征元娬媚,夷甫太鲜明。 有色谁同洁,无香可比清。 飘零惟不恶,羌笛任渠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需要借助春天的力量,总是比万物先开花。 魏徵的风流让人喜爱,王衍则过于张扬。 有谁的颜色能和你一样纯净,没有香味可以与你相比。 即使飘零也不让人觉得讨厌,任凭羌笛吹奏它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东君:即东风,这里指春风。 魏征元娬媚:魏征是唐太宗的宰相,以正直敢言著称;元娬是魏征的字。这里的魏征元娬是指梅花艳丽而不媚俗的姿态。 夷甫太鲜明:夷甫,西晋名士裴頠的字,这里借指梅花。这句话描述了梅花的鲜明特点。 羌笛任渠横:羌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羌族的音乐风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它在春季率先开放、独具风采的形象。首句“不费东君力,常先草木荣”突出了梅花的不依靠外部环境而自然生长的特点,表现了其坚韧独立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诗人用魏征和夷甫这两位历史人物来比喻梅花的秀美和艳丽。随后诗人强调了梅花虽无香气却纯洁无暇的特点,让人赞叹不已。在尾联中,作者写道虽然梅花会凋谢,但它的美丽不会被遗忘,正如羌笛的旋律流传久远。整首诗展示了梅花既庄重又清新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观梅三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章谦亨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梅花盛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风骨和姿态,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西湖时对美好景色的赞叹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章谦亨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西湖的美景和南宋文化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宋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章谦亨的生活轨迹丰富多彩。他游历过江南各地,欣赏过无数的美景。而西湖的梅花则是他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现的最具魅力的一处景观。因此,他以西湖为背景,以梅花为主题,创作了这组咏梅诗篇。 在南宋时期,西湖作为都城临安(今杭州)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章谦亨在游览西湖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领略到了当时的人文气息。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西湖观梅三首 其二》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含了章谦亨在南宋时期的丰富人生经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咏梅诗篇的诞生,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