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
流水东回忆故秋,疏雨滴更愁。雁来楚峡,风凄江渚,瘦损轻柔。谁怜绝世娇姿在,斜倚小妆楼。慵窥宝镜,泪悬情眼,怅锁眉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思往昔,滴滴雨声添忧伤。群雁自楚地飞来,伴着微风凄然立于江河中的沙洲,使人心生怜悯。
有谁会在意这举世罕见的美丽呢?她憔悴地斜靠在小楼上,略显慵懒地望着镜子,眼中满是泪水,满怀哀怨地蹙着眉头。
去完善
释义
1. 东:向东边流去的江河或溪流。
2. 回忆故秋:回想过去的秋天。
3. 疏雨滴更愁:稀疏的雨点带来更多的忧愁。
4. 楚峡:指古楚国境内的三峡地区。
5. 风凄江渚:江风吹过江边的草地,显得凄凉。
6. 瘦损轻柔:形容花容月貌变得消瘦憔悴。
7. 绝世娇姿:举世无双的绝美容貌。
8. 小妆楼: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
9. 慵窥宝镜:懒洋洋地照镜子。
10. 泪悬情眼:泪水挂在眼眶里。
11. 怅锁眉头:满怀惆怅地皱起眉头。
去完善
赏析
《秋波媚》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与女子哀怨情感的词作。上片以流水、疏雨、南飞的大雁和凄凉的风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季氛围。下片通过描述女子的妆容和神情变化,表达了她内心的哀愁和期盼。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神态的真实展现,将秋天的萧瑟与女子的哀怨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波媚》这首词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这首词的作者是王氏,她在当时以才情著称,但生平事迹鲜有记载。在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在《秋波媚》这个时期,宋朝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为士人提供了更多的上升空间。文人墨客们在这个时代崇尚文学创作,诗、词、歌、赋等多种文学形式蓬勃发展。其中,婉约派词人如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尤其受到人们喜爱。
在这首词中,王氏以秋波作为比喻,描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她的才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从词的意境来看,她可能是在经历了某种情感的波折后,通过创作来表达内心的感慨。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她的具体经历,但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