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灵寿杖铭

标题包含
灵寿杖铭
籊籊鲜干,秀彼崇㟽。下泽兰液,上莹芳霄。贞劲内固,鲜粲外昭。耀质灵荟,作珍华朝。杖之身安,越龄松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鲜的鱼晒干后,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它们在下泽处吸收了兰液的精华,在上层则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种鱼肉的内在坚固无比,外在则璀璨夺目。其品质之光彩照人,使得这些佳肴成为众人喜爱的珍宝。食用这样的鱼肉,人们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时光之中,享受着延年益寿的美妙体验。
去完善
释义
1. 籊籊:修长貌。 2. 鲜干:鲜明,洁净。 3. 崇豽:高峻的山崖。 4. 下泽兰液:指用泽兰制作成的美酒。 5. 莹:照耀。 6. 芳霄:天上的香气。 7. 贞劲:坚定刚毅。 8. 内固:内在的品质。 9. 鲜粲:鲜艳明亮。 10. 外昭:外在的光辉。 11. 耀质:发光的物质。 12. 灵荟:灵气汇聚的地方。 13. 华朝:繁华的早晨。 14. 安:安宁,安全。 15. 越龄松乔:超过年龄的松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灵寿杖的诗。诗中首先描绘了灵寿杖的形状和质地,强调其独特的美感和质地。然后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灵寿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指出其不仅具有内在的坚定和韧性,而且在外表上也闪耀着光辉。接着诗人强调了灵寿杖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安全感和长寿。整首诗充满了对灵寿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寿杖铭》是唐代诗人王氏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灵寿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理想。 首先,从创作时间来看,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其次,在这个时间段内,王氏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的悲哀。因此,他在诗中通过赞美灵寿杖的品质,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的向往。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唐玄宗天宝年间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因此,《灵寿杖铭》所传达的出世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观。 综上所述,《灵寿杖铭》这首诗歌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身处逆境的王氏创作的。通过赞美灵寿杖的品质,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