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城南春会

标题包含
城南春会
阴云薄薄地无尘,清晓城南集画轮。 睢苑即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 山眉帖汉晴光拟,鶑舌寻风碎语真。 芳草有情迷谢客,落花无处问秦人。 樽前莫厌歌醒耳,世上偏饶泪满巾。 嘉意未阑繁盛减,东皇底事惜残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乌云飘散,映衬出清新的早晨,城南海棠花盛开的车马景象。 犹如在雪地开放的睢苑花朵,如星子般闪烁的颍川夜景。 那山与眉的轮廓如同汉字的笔画,黄莺的叫声仿若清风中的碎语。 绿意盎然的草地令诗人陶醉,而纷落的桃花却无人问津。 宴会间不停地歌唱让人清醒,世间满是泪水沾满了手帕。 美好的心情并未消退,但繁华已渐减,春天的美好无法留住。
去完善
释义
《城南春会》蔡襄 1. 阴云薄薄地无尘:阴云,低垂的乌云;薄薄地,淡薄的样子;无尘,没有尘土飞扬。 2. 清晓城南集画轮:清晓,清晨;城南,城之南;集,聚集;画轮,车轮经过涂饰,指代马车。 3. 睢苑即时裁雪霰:睢苑,即睢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林;即时,立刻;裁,剪断;雪霰,雪花。 4. 颍川连夜聚星辰:颍川,颍水流域,这里可能指的是颍阳;连夜,整个夜晚;聚,聚集;星辰,星星。 5. 山眉帖汉晴光拟:山眉,山之峰峦;帖,贴紧;汉,指银河;晴光,晴朗的阳光;拟,模拟。 6. 鶑舌寻风碎语真:鶑,莺鸟;舌,莺声;寻风,随风而舞;碎语真,说真话。 7. 芳草有情迷谢客:芳草,绿草;有情,有感情;迷,迷惑;谢客,拒绝访客的人。 8. 落花无处问秦人:落花,凋落的花朵;无处,没有地方;问,询问;秦人,秦国之人,这里可能是指古人。 9. 樽前莫厌歌醒耳:樽前,酒席之前;莫厌,不要厌恶;歌醒耳,歌声使人清醒。 10. 世上偏饶泪满巾:世上,世间;偏饶,偏偏多;泪满巾,泪水沾满了手巾。 11. 嘉意未阑繁盛减:嘉意,美好的意愿;未阑,未尽;繁盛减,繁华景象逐渐减少。 12. 东皇底事惜残春:东皇,东方的帝王,这里可能是指春天之神;底事,为何事;惜,珍惜;残春,即将结束的春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场繁华热闹的聚会场景。开篇两句,“阴云薄薄地无尘,清晓城南集画轮”,以细致的笔触勾勒出了天气的晴朗与地面的整洁,凸显出集会的时间地点及氛围。接下来的四句,“睢苑即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山眉帖汉晴光拟,鶯舌寻风碎语真”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展现了与会者众多、热闹非常以及莺歌燕舞的场景。 而后两联,“芳草有情迷谢客,落花无处问秦人”则是诗人的细腻情感抒发,既写出了春日繁盛美景中的哀愁,也暗含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尾联,“樽前莫厌歌醒耳,世上偏饶泪满巾”更是进一步点明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外物扰攘、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节奏流畅,词句华美,不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融入了作者深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城南春会》是北宋著名文人蔡襄的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正值北宋王朝盛世时期。 蔡襄生活在宋仁宗朝,此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们常常在春季踏青、欣赏自然风光,并进行诗酒聚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寄寓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蔡襄本人亦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等文臣职位,期间曾负责科举考试、典章制度等工作,参与朝廷政务,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阅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蔡襄写下了许多抒怀达意的诗篇。《城南春会》通过描述江南风光,展示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中的优雅生活和审美情趣。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悠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