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调】胡十八

标题包含
【双调】胡十八
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都不如醉了,睡着。任金乌搬废兴,我只推不知道。 从退闲,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 客可人,景如意,檀板敲,玉箫吹。满堂香蔼瑞云飞,左壁厢唱的,右壁厢舞的。这其间辞酒杯,大管是不通济。 试算春,九十日,屈指间,去如飞。三分中却早二分归,便醉的似泥,浑都有几时。把金杯休放闲,须臾间日西坠。 人会合,不容易,但少别,早相离。幸然有酒有相识,对着这般景致,动着这般乐器。主人家又海量宽,劝诸公莫辞醉。 人笑余,类狂夫,我道渠,似囚拘。为些儿名利损了身躯,不是他乐处,好教我叹吁。唤蛾眉酒再斟,把春光且邀住。 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茅屋,恰便似画图中间裹着老夫。对着这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大美妞(免费穿搭)
去完善

译文
正值青春年华时,不知不觉已近老年。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如同昨天般清晰。美好的时光就像流水般匆匆逝去,无法挽留。不如借酒消愁,沉睡不醒,任凭时间流转。 退休后迎来生日,与以往大为不同,显得尤为珍贵。在大寒食的明媚春光里,众人齐声唱着祝福的曲子,斟满美酒。祝愿在座的每一位贵客都能长寿千年。 客人令人愉快,景色如心所愿,檀板轻敲,玉箫吹奏。满堂弥漫着吉祥的香气,左侧有人歌唱,右侧有人舞蹈。在这欢乐的时光里,唯有杯中酒永远不会停歇。 春天的九十日期限,屈指数来,消逝得飞快。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即使喝得烂醉如泥,剩下的美好时光也不多了。把金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因为太阳即将落山。 人们相聚在一起并不容易,分别来得太早。幸运的是有美酒和知己相伴。面对这般美景,演奏着美妙的音乐。主人海量宽容,请大家不要客气,尽情畅饮。 别人笑我是个狂人,我觉得他们才是被囚禁的人。为了一点儿名利,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不是他们的快乐所在,让我感叹不已。呼唤美丽的女子再次斟满美酒,让我们暂时留住这美好的春光。 自从隐退以来,我已远离尘世的纷扰。云雾缭绕,依然可以感受到快乐。群山环绕着我的小屋,就像画图中包裹着我自己。面对这样的美景,怎么能忍心离开去当官呢?
大美妞(免费穿搭)
去完善
释义
1. 【双调】:曲牌名。 2. 老来到:老去。 3. 不觉的:不知不觉。 4. 思往常,似昨朝:回忆过去,如同昨日。 5. 好光阴流水不相饶:美好的时光流逝不息。 6. 金乌:太阳。 7. 退闲:退休赋闲。 8. 寿词:祝寿的词。 9. 大寒食:农历清明前一日。 10. 齐歌着寿词:共同歌唱祝寿的词。 11. 檀板敲,玉箫吹:檀板和玉箫都是古代乐器。 12. 满堂香蔼瑞云飞:整个屋子充满香气,仿佛祥瑞之云飘荡。 13. 左壁厢、右壁厢:左边、右边。 14. 辞酒杯:拒绝喝酒。 15. 大管:大概,可能。 16. 通济:畅通无阻。 17. 九十日:形容春天短暂。 18. 三分中却早二分归: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9. 似泥:烂醉如泥。 20. 把金杯休放闲:不要浪费时间。 21. 日西坠:太阳落山。 22. 人会合,不容易:人与人相聚不容易。 23. 但少别,早相离:离别总是来得早。 24. 海量宽:饮酒量大,为人宽厚。 25. 狂夫:不受拘束的人。 26. 类狂夫:像不受拘束的人一样。 27. 渠:他。 28. 为些儿名利损了身躯:为了一点名利而损害身体。 29. 唤蛾眉酒再斟:让美人再次斟酒。 30. 云共烟:云雾缭绕。 31. 欢虞:欢乐。 32. 万山青绕一茅屋:众多青山环绕着一间茅屋。 33. 恰便似画图中间裹着老夫:就像一幅画中包含了我这个老人。
大美妞(免费穿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双调】胡十八》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全诗以自述为主,通过描绘生日宴会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友情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段写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劝人们陶醉于美酒与梦境,不问世事纷扰。接着描述生日晚宴的热闹情景,祝愿宾客健康长寿,尽情欢乐。随后,诗人抒发自己对春日的感慨,认为应珍惜相聚的时光,不可虚度。 在诗人的眼中,人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如同囚犯。相比之下,诗人的生活更显宁静和自由。诗人在结尾部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认为面对如画的美景,很难舍弃这样的生活去做官。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大美妞(免费穿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胡十八》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创作的系列散曲作品。这组作品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年间(约公元1341-1368年),张养浩一生经历了元朝的由盛而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等诸多现实问题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他长期关心国家兴衰,这使他深刻反思元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个时期,元代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百姓疾苦加深,外患入侵,经济衰落,导致了诸多民不聊生的惨状。为此,张养浩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现实的种种弊端,并将自己的忧虑和思考通过散曲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他在《【双调】胡十八》中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批判了封建官僚的骄奢淫逸,强烈呼吁世人要关注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大美妞(免费穿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