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朱履曲·弄世界机关识破

标题包含
朱履曲·弄世界机关识破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漫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什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皮卡秋2777
去完善

译文
看清楚世界的运作机制并认清现实,感叹天意之时也消磨了志气。人生失意如青山起伏不平。前方有漫长的岁月,后方有更长远的时间。权衡一下时间长度,我们能做成什么呢?
皮卡秋277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弄世界:与全世界周旋,意味着在世界上生活。 2. 机关:这里指人生的种种圈套、骗局。 3. 识破:看穿,看透。 4. 叩天门:向天叩门,比喻求见皇帝或神明。 5. 意气消磨:形容志气、锐气逐渐丧失。 6. 人潦倒:形容人生失意,困顿不堪。 7. 青山:象征宁静的隐逸生活。 8. 漫嗟峨:任意地观看山景。 9. 千年:指时间久远。 10. 万年:同样指极长时间。 11. 量半炊时:考虑煮饭的半个时辰,即短暂的片刻时间。 12. 成得什么:能得到什么结果。
皮卡秋277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朱履曲·弄世界机关识破》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的作品,通过描绘人的困顿处境,表现了作者洞察世事的智慧和豪放的个性。前两句“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指出看透了世界的种种机谋,却为追求理想而消磨了壮志豪情。接著的“人潦倒青山漫嵯峨”,描述人在逆境中的痛苦挣扎。然后“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表现出诗人宏大的视野和历史观,强调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最后两句“量半炊时成得什么”,则以荒诞的口吻提出疑问:区区半生又能成就什么呢?整首曲子以深沉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渺小,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真谛的独特领悟。
皮卡秋277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履曲·弄世界机关识破》是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的一曲名作。此曲创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时值元朝末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百姓疾苦。张养浩本人曾担任过礼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等要职,但因对政治腐败深感失望,辞官归隐,居住在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的白洋湖一带。 在这段时间里,张养浩关注民生疾苦,广泛接触社会现实,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融入到了这首《朱履曲》中。在这首曲子里,张养浩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间种种虚伪和欺诈,表达了他对这个充满“机关”的世界的深深厌恶。 此外,在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下,元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也日益加剧。蒙古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断排斥汉人官员,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时代背景无疑为张养浩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皮卡秋277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