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泉州

标题包含
泉州
万里飘零两鬓华,瘴烟为屋海为家。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得句珠还合浦月,乱怀杯吸赤城霞。蓬莱咫尺无由到,惭愧当年犯斗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默默云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地方漂泊不定,白发苍苍,以雾气和大海为家。没有高山阻挡,随处都可以见到流水;树木四季常青,花开不断。吟诗如珠落玉盘,明月照亮归途;心情纷乱时,举杯邀赏天边的彩霞。蓬莱仙境似乎就在眼前,却难以触及;回想当年,只能对那天际的星辰感到愧疚。
默默云
去完善
释义
1. 泉州:中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 2. 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3. 瘴烟:山林间或热带雨林中产生的有毒雾气。 4. 高下:高低。 5. 行水:流水。 6. 合浦: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合浦县。古代此地以产珍珠著名,有“珠还合浦”的典故。 7. 乱怀:心情纷乱。 8. 赤城霞:浙江天台山的一处景色,因山中岩石呈红色而得名。此处指代山水美景。 9.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10. 无由:无法。 11. 惭愧:自我反省、自责的意思。 12. 犯斗槎:乘槎上天的意思。古代传说天上星官之中有牵牛星,牵牛星之侧有一洲,名为河鼓洲,上有槎木可以乘之以登天界。
默默云
去完善
赏析
《泉州》是元代文人张养浩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泉州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表现了诗人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景色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 首联“万里飘零两鬓华,瘴烟为屋海为家”表达了诗人离家别亲、远游他乡的孤寂之情。面对异国他乡的种种艰难困苦,诗人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将海边的瘴气当作房屋,把大海当作家园。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令人敬佩。 颔联“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是对泉州地貌的生动描绘。这里的山峦高低起伏,水流潺潺;树木四季常青,花开不断。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既展示了泉州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颈联“得句珠还合浦月,乱怀杯吸赤城霞”表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时的愉悦心情。他们在这里欣赏美丽的月色,品尝美酒佳肴,畅谈人生感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诗人用“珠还合浦月”比喻友人们的才情横溢,用“杯吸赤城霞”形容他们畅饮的情景,形象生动,韵味悠长。 尾联“蓬莱咫尺无由到,惭愧当年犯斗槎”表达了对仙境的美好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尽管泉州的美景如仙境般美丽,但诗人始终无法到达真正的仙境。这一句既有对仙境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默默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泉州》张养浩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元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作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历任多个要职,如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在他的时代,虽然社会安宁,但贫富差距仍然显著,民生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泉州》这首诗中,张养浩描绘了泉州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默默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