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调·雁儿落带青江引

标题包含
双调·雁儿落带青江引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休官,再不想长安道。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arrie.
去完善

译文
喜欢山林使眼界开阔,厌烦市井的嘈杂喧闹。过了中年就辞官不做,再也不去想那繁华的长安城。在这人世间的某个角落,独自拥有一个亭子,不允许世俗之人踏入半步。四周是繁茂的桑树和麻地,旁边是一带美丽的云山。在这里度过余生,快活到老。
arri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调:词牌名。 2. 雁儿落:曲调名。 3. 青江引:曲调名。 4. 长安道:古代都城,此处指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5. 绰然:超脱的样子。 6. 一亭:一座亭子,比喻悠闲的生活。 7. 尘世表:尘世之外,表示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 8. 一塔儿:这里指的是一处地方,引申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状态。
arri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元曲以“喜山林”与“嫌市井”的鲜明对比开篇,表现出诗人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通过描绘宁静的山林景色和清新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而“便休官,再不想长安道”则揭示了诗人在中年时即辞官归隐的决心,以及对于享受自在生活、追求内心安宁的热切期望。 诗中“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出尘之志,表现了诗人渴望置身繁华之外、独享幽静之地的愿望。而四面的桑麻和一带的云山,则是对这种恬淡生活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最后一句“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在这一片与世无争的地方度过余生,尽享逍遥自在的生活。整首曲词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
arri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曲作家张养浩的这首《双调·雁儿落带青江引》创作于元朝时期。这时,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元曲这种新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张养浩生活在这一时期,他曾在元朝担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官职,但因对政治腐败和官场黑暗深感失望,最后辞官归隐。 这首曲子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曲子以“雁儿落”和“青江引”两个曲牌构成,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远离纷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们对于政治腐败和官场黑暗的不满情绪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rri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