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调】庆宣和

标题包含
【双调】庆宣和
参议随朝天意可,又受奔波,绰然谁更笑呵呵。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大小清河诸锦波,华鹊山坡,牧童齐唱采莲歌。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lvivi0707
去完善

译文
参议顺应天道,四处奔波,悠然自得令人愉悦。真是十分快活,十分快活。在大小清河和锦绣波浪之间,在华鹊山的坡地上,放牧的孩子一起唱着采莲歌。真是十分快活,十分快活。
lvivi0707
去完善
释义
1. 参议:官职名,此处指作者的朋友。 2. 天意可:上天保佑,一切顺利。 3. 绰然:宽松的样子,此处表示轻松愉快的心情。 4. 倒大来:非常,特别。 5. 清河:指河北地区的一条河流。 6. 诸锦波:形容江河水面宽阔如锦绣般美丽。 7. 华鹊山:位于北京附近的一处风景区。 8. 采莲歌:古代民歌,描绘劳动场景或生活情境。
lvivi0707
去完善
赏析
《【双调】庆宣和》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活的曲子词,作者张养浩以流畅的笔调和悠然的意境展现了轻松愉快的场景。这首词以长短句的形式呈现,颇有宋词的风味。 词中前两句“参议随朝天意可,又受奔波,绰然谁更笑呵呵”,表达了作者感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心境。他曾经的显赫地位,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奔波劳碌。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得坦然自得。 接下来的句子“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依然觉得快乐无比,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大小清河诸锦波,华鹊山坡,牧童齐唱采莲歌。”清澈的河水,蜿蜒的山坡,以及欢快歌唱的牧童,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这样的场景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最后,作者再次感叹:“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也依然能寻找到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是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也是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lvivi070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庆宣和》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小令。据史书记载,这首诗作于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这一时期正值元朝末年,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民间疾苦频发。 在这首词中,张养浩以简约的文字,描绘了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公正的期盼。在创作这首词时,张养浩刚刚辞去了翰林院学土的职务,回乡归隐,过上了一段平静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忘记民众的疾苦,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对社会的关切之情。 在元末那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养浩作为一名正直的知识分子,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深感忧虑。因此,他在《【双调】庆宣和》一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生动地展现了民间的悲惨景象,呼吁世人关注民生,共同谋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lvivi070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