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未央怀古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那个时候,三位杰出的人物都曾在这里,热切地向对方征求建议和讨论国家兴衰的问题。当他们看到那些遗留的基础设施时,怎么会不感到悲伤呢?山川河流仍然带着英雄的豪气,尝试到最高的地方坐下静静地思考。东边的一切都在美景之中;西边的一切也都在美景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山坡羊:曲牌名,又名“苏武慢”。
2. 未央:此处指西汉长安城内的未央宫。
3. 三杰:西汉时期的三位杰出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贾谊、晁错、公孙弘。
4. 殷勤纳谏论兴废:形容三位杰出人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劝谏献策。
5. 见遗基:看到遗留的遗址。
6. 怎不伤悲:怎能不感到悲伤。
7. 山河犹带英雄气:指山河之间仍然弥漫着英勇之气。
8. 试上最高处闲坐地:尝试到最高处坐下休息。
9. 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描述未央宫遗址周围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山坡羊·未央怀古》是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的一首怀古诗。诗中以“三杰”即刘邦、韩信和张良三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开篇,描绘了当年他们在未央宫的热血场景。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只有遗址留存,令人感慨万分。诗人借江山带英雄之气,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怀念之情。最后两句则以画中的视角,概括了古代中国的繁荣昌盛,体现出诗人深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坡羊·未央怀古》是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的一首怀古诗。据考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319年至1329年之间。这段时间正处于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民间疾苦频发。
张养浩在晚年时期对朝政失望透顶,辞官归隐,过起了隐居生活。这一时期,他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感慨,思考人生。他在游览古都西安时,见到昔日辉煌的未央宫已经破败不堪,不禁想起了古代英雄人物刘邦、项羽的事迹,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当时的元朝,虽然表面上看依然强大,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败。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间疾苦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养浩对此深感痛心,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