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仙子·咏江南

标题包含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刘宇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阳光照耀着江水,映出天空的岚影;两岸的房屋连接着画檐;荷叶和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带来淡淡的秋意。看着沙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随着微风轻轻吹拂,卷起了香气四溢的荷叶,让人心旷神怡。远处,画船从天边驶来,风中飘扬的酒旗仿佛也在为这场美景助兴。怎能不让人陶醉于这江南的美丽景色呢?
刘宇
去完善
释义
1. 水仙子:曲牌名; 2. 咏江南:以江南风光为主题创作的内容; 3. 一江烟水照晴岚:一片江面如烟雾般的水汽映射着晴朗的雾气; 4. 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岸的人家房舍紧邻着雕梁画栋的屋檐; 5. 芰荷丛:荷花与水菱交织的地方; 6. 秋光淡:秋天阳光宁静的感觉; 7. 看沙鸥舞再三:看那群沙鸥翩翩起舞; 8. 卷香风十里珠帘:香风吹过的珠帘挂满十里的画面; 9. 画船儿天边至:天边的画船缓缓靠近; 10. 酒旗儿风外飐:风中的酒旗轻轻飘动; 11. 爱杀江南:深深喜爱江南的美丽景致。
刘宇
去完善
赏析
《水仙子·咏江南》这首元曲小令以其生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悠然的生活画面。首句“一江烟水照晴岚”,以开阔的视野展现出江南江河湖泊相连、水汽氤氳的景象;“两岸人家接画檐”则细致描绘了江南建筑的特色,富有人间烟火气息。接着“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点明季节并描绘出荷花盛开的景象,给这幅画卷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随后,诗人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展示江南之美:“看沙鸥舞再三”中的“舞再三”描绘出鸟儿在水中自由翱翔的姿态,给人以活泼之感;而“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中,“卷香风”既表现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景象,也给人一种静谧之感,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静谧美。 最后,“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则更深刻地刻画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不仅有游人乘坐的画船,还有迎风招展的酒旗,这一切都使得江南之美更加立体和丰富多彩。 结尾的“爱杀江南!”既是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也是他对江南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词如同一幅水墨丹青,在诗人的笔下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刘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曲作家张养浩的这首《水仙子·咏江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这个时期由于蒙古帝国的统一,使得南北文化得以交融,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张养浩本人也在当时获得了较高的文学地位。 在这个阶段,张养浩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入朝为官,却因直言敢谏而被罢官;后又再度出任陕西行省参政,主持抗旱救灾工作,表现出色,赢得百姓称赞。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也使他更懂得珍惜生活。在《水仙子·咏江南》这首诗中,他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江南水乡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元朝的鼎盛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元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使得汉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养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为我们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水仙子·咏江南》。
刘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