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下子跃入宏伟的天空之门,平生能见到这样的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自古九州如烟的九点,破晓五更时海面上太阳已升得高高的。
从前的井水处才能看到天地的狭窄,以后的鸟巢居住也会觉得宽阔。
笑着拍拍大地的边缘,吟唱着新的作品,满天的仙人吹奏着音乐从天而降。

去完善
释义
《登泰山》:本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泰山的所见所感。
1. 风云一举到天关:天关,星名,位于大熊座。这句描述了登临泰山顶的过程。
2. 快意生平有此观:这句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后畅快的心情。
3. 万古齐州烟九点:齐州,指泰山一带。这句描述了站在泰山顶上看到的辽阔景象。
4. 五更沧海日三竿:五更,古代计时方法,相当于现代的凌晨四五点钟;三竿,太阳初升时的景象。这句表示在五更时分看到太阳从海面升起。
5. 向来井处方知隘:井处,指自己所住的地方;隘,狭窄。这句意思是居住在狭窄的环境中才知道它的好处。
6. 今后巢居亦觉宽:巢居,借指自己居住的环境;宽,宽敞。这句表示站在泰山的角度看自己的家,会觉得更加宽敞。
7. 笑拍洪崖咏新作:洪崖,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咏新作,创作新诗。这句表达了自己站在泰山顶上,感到无比的快乐,以至于想要歌唱。
8. 满空笙鹤下高寒:笙鹤,指仙人和仙鹤;高寒,指高空寒冷之处。这句表示天空中的仙鹤随着诗人创作的诗歌翩翩起舞,降临到高山之上。

去完善
赏析
《登泰山》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之巅的所见所感,借以展现泰山的雄伟壮丽及诗人的豪情壮志。首联描述登山过程,在诗人眼中,仿佛穿越云层,一举动便直达天关。可见其对山巅美景充满向往和期待,表现出生平快意之事莫过于此。
颔联写登高望远之景,放眼望去,九州大地如九点烟雾,苍茫大海日上三竿。借此表达出登临泰山之际的胸怀宽广与眼界高远。
颈联抒发了人生感悟,对比往昔狭隘的眼界和此后豁然开朗的心境,表示此行使诗人收获颇丰。
尾联寄寓着诗人的豪情壮志,满怀激情地抒发自己的新诗篇,天地之间仿佛回荡着仙鹤般的悠扬歌声,彰显了诗人立志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泰山》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在这一年里,张养浩担任礼部尚书,并兼任翰林院学士,负责朝廷的礼仪和文教事务。
在这个时期,元朝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和英宗五位皇帝的统治,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在这种背景下,张养浩有感于泰山的壮丽景色,创作了这首《登泰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融合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