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好事近·回首出红尘

标题包含
好事近·回首出红尘
回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 惯批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 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头跳出世俗纷扰, 清醒与沉醉毫无规律。 我的生活方式是身穿绿蓑衣头戴青斗笠, 总是迎霜傲雪,无惧风雪洗礼。 傍晚时分微风轻拂,钓鱼线儿轻轻摆动, 月亮刚刚升起,悬挂在天际如一轮新月。 放眼千里,天水相接, 静观孤鸿展翅飞翔,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去完善
释义
1. 回首出红尘:表示诗人从繁华喧嚣的世界中抽身出来,隐居于山林田园之中。红尘,比喻繁华尘世的浮华。 2. 醒醉更无时节:指诗人不论清醒还是沉醉都无拘无束,不受世俗节制的束缚。时节,指时令、季节。 3. 绿蓑青笠:指诗人的生活必需品,即绿色的蓑衣和青色的斗笠,泛指渔人的衣着打扮。绿蓑,用绿色草编织的蓑衣;青笠,用青色竹片制成的斗笠。 4. 惯批霜冲雪:形容诗人习惯于在严寒的气候中捕鱼,表现出他的坚韧和乐观。批,冲击;冲,撞击。 5. 晚来风定钓丝闲: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风力减弱,钓鱼的丝线悠闲地垂在水面的景象。风定,风停止。 6. 上下是新月:描述新月升起时的美景,月光照耀在水中形成倒影,给人以宁静的美感。上下,此处指水面和水中的倒影。 7. 千里水天一色: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水天相接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宽广感。 8. 看孤鸿明灭:通过观察天空中孤独的大雁忽明忽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词。诗人从尘世的纷扰中挣脱出来,过上了醒醉无定的逍遥生活。他以绿色的蓑衣和青色的斗笠为日常穿戴,适应了风霜雨雪的洗礼。夜幕降临,风力减弱,垂钓的丝线也显得悠闲自在,此时天上地下都被新月照亮。放眼望去,千里的水面与天边融为一色,远远地看着一只孤单的大雁时隐时现。这样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事近·回首出红尘》是南宋词人朱敦儒的代表作品之一,创作于1164年前后。朱敦儒在当时被誉为“词俊”,具有较高的文学声誉。 在创作此词时,朱敦儒正生活在战乱纷争的南宋时期。当时,金兵南下侵扰中原,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危亡。朱敦儒因战乱而离开故乡洛阳,流寓江南一带。他在这段时期的词作多抒发了故土之思、国仇家恨之情。 这段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朱敦儒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他的词作往往展现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这首《好事近·回首出红尘》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词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