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本祖贼为媒,聊同汉报仇。
机深螳后雀,祸隠马中牛。
夷甫毋专罪,江生足远猷。
谁开千古恨,落日淡神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非常乐意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这句古文翻译成优雅的现代白话文如下:
祖先们为了我们结下姻缘,让我们共同为祖国复仇。
有时候,心怀叵测的人躲在背后作梗,就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灾难隐藏在暗处,就像马儿身上的跳蚤。
王衍的过错不应由他一人承担,江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长远的规划。
谁能解开千古遗恨,让夕阳淡淡地洒在神州大地上?
去完善
释义
1. 本祖贼为媒:以贼寇为本朝的媒人,喻指敌人使得自己实力增强。本祖,这里指东汉末年的群雄。媒,中介,媒介。
2. 聊同汉报仇:姑且一同汉朝那样报家仇国恨。聊,姑且,暂且。汉报仇,指汉武帝伐匈奴报父祖之仇的故事。
3. 机深螳后雀:比喻司马懿巧妙地利用曹爽疏于防备,后来居上夺取大权。机深,心机深沉;螳后雀,源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喻指司马懿趁曹爽不注意,发动高平陵政变。
4. 祸隠马中牛:暗中的灾祸就隐藏在大司马(司马懿)和太尉(蒋济)之中。祸隠,暗伏的祸患;马中牛,指的是司马懿与蒋济联手对付曹爽的事情。
5. 夷甫毋专罪:对西晋宰相王衍不能独揽罪名,也有对他的评价与态度的看法。夷甫,王衍的字。毋,不要。专罪,独揽罪名。
6. 江生足远猷:江南人士有足够的智慧和长远眼光来处理国家大事。江生,泛指江南士人。足,足够;远猷,长远的谋略和规划。
7. 谁开千古恨:不知是谁开启了历史上千古遗恨之事。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本祖贼为媒,聊同汉报仇”,表明了诗人的视角是站在了蜀汉一方,认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罪恶的根源,其孙曹操、司马懿等人皆为罪人。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仇恨,更多的是借题发挥,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颔联“机深螳后雀,祸隠马中牛”,以自然界中的两种生物作为比喻,描述了司马懿的狡猾和老谋深算。其中,“螳后雀”暗指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之际,发动兵变夺取军权;“马中牛”则形象地描绘出司马懿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品质。
颈联“夷甫毋专罪,江生足远猷”,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评价。其中,“夷甫”即指魏晋时期的名士王衍,他因主张清谈误国而被后人诟病;而“江生”则是指东晋名臣江左,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成为后世楷模。这两句诗旨在提醒人们不要仅凭表面现象去评判历史人物,而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尾联“谁开千古恨,落日淡神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哀叹历史长河中无尽的痛苦与遗憾,以及对祖国山河的忧虑之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期待。这种情感既有深深的爱国情怀,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使得全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司马懿》是元朝诗人陈杰的一首长篇史诗。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一生,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远影响。
在创作时间上,《司马懿》诞生于元朝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代,百姓生活困苦,政治环境复杂。这种时代背景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陈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本人也历经沧桑,对历史的感悟尤为深刻。他通过对司马懿这一历史人物的刻画,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的热烈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乱世之中的无奈与悲哀。
在陈杰所处的元朝时期,中国历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蒙古族统治者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却使得国家日益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回顾司马懿的一生,既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