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子苍扬州梦梅
林昏月落淮南夜,还忆江清水见沙。
冰雪为魂玉在侧,了知不是梦梨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时分,林间光线昏暗,月亮即将落下;想起那清澈的江水与岸边闪烁的沙滩,仿佛回到了淮南的夜晚。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让人忘却尘世纷扰,如同进入梦境般,令人陶醉。而冰雪化成的灵魂犹如一块美玉陪伴在侧,更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并不是梦境,而是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林昏月落:形容傍晚时分,树林渐渐昏暗,月亮慢慢落下。
2. 淮南夜:指淮河以南的夜里。这里主要代指江苏地区。
3. 江清水见沙:指江水清澈,可见水底的沙子。
4. 冰雪为魂:以冰雪为灵魂或象征。
5. 玉在侧:比喻美好的事物相伴左右。
6. 了知:完全知道。
7. 梦梨花:指梦见梨花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杰在回忆与徐子苍共同游历扬州时的美好梦境。首句“林昏月落淮南夜”,通过对树林、月亮、夜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紧接着的第二句“还忆江清水见沙”,则暗示了诗人的思绪回到了那一次美好的旅行经历中。
第三句“冰雪为魂玉在侧”,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在这里,诗人以冰雪喻梅之魂,赋予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最后一句“了知不是梦梨花”,则表明诗人明白眼前的美景并非虚幻,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美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徐子苍扬州梦梅》是元代诗人陈杰所创作的。陈杰,字谦父,号自怡,浙江台州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喜爱文学,擅长写诗。他的诗才横溢,以咏物抒怀见长,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公元1345年,陈杰在扬州担任州判,负责管理政务。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陈杰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心中十分忧虑。在这期间,他与好友徐子苍相识,两人志同道合,常常一起饮酒赋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有一天,徐子苍梦见梅花盛开,于是写下了一首描绘梦境的诗。陈杰读了这首诗,深受感动,便写下了这首《和徐子苍扬州梦梅》,来回应好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陈杰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诗篇,如《秋江渔隐图》、《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由于时局动荡,陈杰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在失意中度过了一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