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
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坐在窗前,熄灭灯火等待天亮,只能抱着自己的影子彻夜难眠。
去完善
释义
画角:一种装饰华美的军用号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戚氏》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上片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图景,“微雨”“残烟”“飞云”等意象渲染出浓郁的凄凉氛围,奠定了全词基调。随后引用宋玉典故,将个人的羁旅之愁与古人共鸣,增强了历史厚重感。
下片转入回忆,通过对过去繁华生活的追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现实的孤寂与无奈。尤其是“未名未禄”与“暮宴朝欢”的描述,既表现了青春的放浪形骸,又隐含着对虚度光阴的悔恨。
整首词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既有视觉上的画面感,又有听觉上的音乐性,如“蝉吟败叶,蛩响衰草”一句,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结尾处“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则把孤独推向极致,令人读来回味悠长,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深刻痛苦与矛盾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戚氏》创作于柳永人生的低谷时期。彼时他仕途失意,漫游江南,寄居孤馆。在一个微雨洒落的晚秋时节,面对庭轩中的萧疏菊花、零乱井梧,以及远处黯淡的飞云和夕阳,触发了内心深处的羁旅之愁与人生感慨。词中融入了宋玉悲秋的传统意象,又结合自身漂泊经历,抒发对往昔繁华生活的追忆和当下孤独处境的无奈,情感深沉绵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