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焦山塔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登焦山塔二首 其二
归鞭袅袅拂斜曛,踏碎长街九里云。渐愧蜗牛庐下客,终朝城市醉醺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马归家飘带随风轻轻摆动,夕阳的余晖洒在长长的街道上。生活在蜗居的我因羞愧而退却,整日沉溺于城市的喧嚣和热闹中。
去完善
释义
1.归鞭:"归"指的是回家或归去,"鞭"是指马鞭。整句诗是描述诗人踏上归程的景象。 2.袅袅:形容烟雾、香气等随风轻轻飘散的样子。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词描绘骑马返程时马鞭在空中轻轻摆动的画面。 3.斜曛:"斜"指的是倾斜,"曛"指落日的余晖。整句诗描写了黄昏时分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4.长街:此处的"街"指的是古代城镇的街道。 5.九里云:"九里"这里并非实指距离而是表达一种深远广阔的感觉。"云"此处象征天空。 6.渐愧:"渐"通"惭",即惭愧的意思。这句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所欠缺的人。 7.蜗牛庐:蜗牛庐是指很小很窄的房子,这里比喻作者自己的住所,表示其住处简陋狭小。 8.终朝:意思是整日,整天的意思。 9.城市:这里是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的代称。 10.醺醺:形容酒醉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从焦山塔返回的情景。首先,“归鞭袅袅拂斜曛”描述了诗人骑在马背上,挥舞着马鞭,在夕阳的余晖中逐渐消失的场景。接着,“踏碎长街九里云”则表现了诗人在归家途中,伴随着阵阵马蹄声,仿佛踏碎了天空中的云朵。同时,“九里云”也暗示了路途之漫长和行程之艰辛。 而后,“渐愧蜗牛庐下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蜗居城市的无奈与愧疚之情。他以“蜗牛庐”来形容自己的住所,意味着他的生活空间狭小且压抑,这与前面描写的辽阔原野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出他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最后,“终朝城市醉醺醺”揭示了诗人终日沉迷于都市繁华、无所作为的现实状态,表达了诗人的羞愧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焦山塔二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陈柏所创作的组诗作品,收录于《陈柏集》之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59年),时值金兵入侵中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之际。 作为南宋文人,陈柏在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毅然投身抗战,抵抗金兵南侵。然而,南宋朝廷却朝纲不振、昏庸无能,令他倍感失望。在这期间,陈柏屡次遭到排挤和贬谪,饱受流亡之苦。这种人生经历使得陈柏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愤之情。 在这首诗中,陈柏以焦山塔为线索,通过对登高望远所见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山水和家园的思念。同时,通过感叹江山如画的逝去,揭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