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
入春已三月,不见曜阳葩。有足限户阈,而能搴物华。芳林仅只尺,幰车日来过。缟李感明雪,赪桃凝崇霞。焱开通莺使,晖媚促䗬衙。要友具嘉游,岂乏玉鼻騧。钩白出川曲,采绿向层阿。行乐固云得,将军犹枕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已经来了三个月,可是还看不到阳光照耀的花朵。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只能在家中远程工作,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网络感受春天的美好。周围的树林只有咫尺之遥,虽然不能亲自去欣赏,但我们每天仍然可以看到别人分享的美景。那些洁白的李子和鲜红的桃子,仿佛感受到了阳光的照耀,凝聚成了美丽的景象。我们也通过屏幕和那些可爱的黄莺互动,看着那些五彩斑斓的鸟儿在树枝上跳跃,仿佛它们也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虽然我们不能亲自邀请朋友共享春光,但是我们并不缺少那些愿意一起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的伙伴。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聊天一起去领略那些山川之美,或者在家里举行线上聚会,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感慨。尽管现在的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但就像那些时刻准备作战的将军一样,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应对可能的变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2. 芳事:美好的事物。
3. 托物:借物抒怀。
4. 念时:在时间中感慨。
5. 濡毫:用毛笔蘸墨水。
6. 三月:春天里的第三个月份,即农历的三月。
7. 曜阳葩:阳光下的花朵。
8. 有足限户阈:这里指行动受到限制。
9. 搴物华:采摘花草。
10. 芳林:花草丛生的树林。
11. 仅只尺:距离很近。
12. 幰车:古代贵族出行时用以遮挡尘土和阳光的车。
13. 缟李感明雪:形容李子花在阳光下洁白如雪。
14. 赪桃凝崇霞:形容桃花在阳光下鲜艳如霞。
15. 焱通:形容春天莺鸟活跃。
16. 促䗬衙:催促官衙。
17. 要友:邀请朋友。
18. 具嘉游:准备好出游。
19. 玉鼻騧:骏马。
20. 钩白:折取白莲花。
21. 川曲:弯曲的河流。
22. 采绿:采摘绿叶。
23. 层阿:层层叠叠的山丘。
24. 行乐:游乐。
25. 将军:军队的首领。
26. 枕戈:枕着兵器,表示时刻准备战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春日景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美好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入春已三月,不见曜阳葩",这句诗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但还没有看到灿烂的花朵。这里的"不见曜阳葩"并非真的没有花朵,而是强调春天的悄然无声,给人一种期待的感觉。
接下来的诗句"有足限户阈,而能搴物华"则是对春天的赞美。虽然春天的美好不能亲自去体验,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芳林仅只尺,幰车日来过"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缟李感明雪,赪桃凝崇霞"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白色的李子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红色的桃花则如同凝结了灿烂的晚霞。这种细腻的描绘让春天的美丽更加生动。
"焱开通莺使,晖媚促䗬衙"则是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要友具嘉游,岂乏玉鼻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邀请,希望大家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钩白出川曲,采绿向层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他要趁着春光还在,尽情地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而"行乐固云得,将军犹枕戈"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尽管生活充满了快乐,但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就像将军虽然已经得到了快乐,但仍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宋濂生活在公元12-13世纪之交的中国。在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此时,诗人们常常以草木花鸟为寄托,借以抒发人生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心情。
诗人宋濂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期曾习文练武,期望有朝一日能为国家尽一份力。然而,随着金兵南侵,江山沦陷,他的报国之志遭受重创。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目睹了民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心情沉痛无比。
因此,在《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这首诗中,宋濂借托韶光流逝、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寓含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感慨。他以春草芳菲、夏阳炽烈、秋叶凋零等景物为引子,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和民众的苦难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