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绝句六十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绝句六十四首 其三
休泥丹灶费工夫,炼药须寻偃月鑪。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息泥中的丹灶需要花费一番努力,寻找炼丹的偃月炉必须付出坚持。自然界的真谛在于运用内在的火焰,无需借助柴火与吹风来辅助。
去完善
释义
【丹灶】:丹鼎派修炼的地方。 【偃月炉】:古时的炼丹炉,以日月为形制而得名。 【天然真火】:道教术语,指人体自身的生命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炼丹的比喻,揭示出修炼内丹的真谛。前两句“休泥丹灶费工夫,炼药须寻偃月炉”,意味着修炼者应摒弃繁琐的外在形式,回归到内心的修炼。其中,“休泥丹灶费工夫”意味着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形式和表面化的修炼方法;而“炼药须寻偃月炉”则象征着修炼者应当寻找并利用自己内在的、自然的修炼工具。 后两句“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则更进一步强调修炼者在内在修炼过程中,应当挖掘并利用自己内在的、天然的能量,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帮助或影响。这其中,“天然真火”是内在潜能的象征,它需要我们在修炼中激发并运用。同时,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外部条件或者人为的辅助手段,因为真正的修炼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觉醒和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洞察,向读者揭示了修炼内丹的关键在于发掘并运用自身的内在潜能,而非依赖于外在形式和方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六十四首 其三》张伯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张伯端,字平叔,浙江金华人,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诗人。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儒学,后来因人生遭遇而转向道学研究,最终成为道教南宗的重要人物。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北宋中期,当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同时,道家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道家学说。张伯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对道家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对道家经典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念和诗学风格。 这首诗表达了张伯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道家的信仰。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一切都是虚幻的,唯有修道路才是真实的。这种观念反映了他在经历人生波折后,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和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张伯端在北宋时期道家思想的熏陶下,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