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孤屿
缥缈风烟岛屿孤,朱楼丹阁欲凌虚。
浩然逸兴成陈迹,康乐清吟足起予。
鳌顶蓬莱无鴈塔,龙宫蠖濩拥宸居。
平生李杜空遐想,我欲投竿学钓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岛在云烟中若隐若现,红色的楼阁仿佛要升上天空。
曾经的激情已经变成历史遗迹,宁静的音乐足以引起共鸣。
在海岛上没有雁塔,但龙宫深处却有皇帝居住的地方。
虽然我一直想象李白和杜甫的生活,但我更想过上投竿钓鱼的日子。
去完善
释义
1. 缥缈:形容烟雾等事物的似有似无,这里借指岛屿若隐若现的状态。
2. 风烟:风和烟雾,这里用来描绘景象。
3. 岛屿孤:孤独的小岛,此处孤字强调岛屿的孤立状态。
4. 朱楼丹阁:红色楼宇,丹指红色。
5. 凌虚:达到天空的高度,这里表示楼阁高大入云。
6. 浩然:盛大的样子。
7.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或兴趣。
8. 陈迹:过去的痕迹或遗迹。
9. 康乐:东晋著名文人谢灵运的字,此处代指他的诗作。
10. 清吟:清新、抒情的吟咏声。
11. 足起予:足以引发我的思绪或感慨。
12. 鳌顶:传说中的巨龟。
13.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14. 无鴈塔:没有大雁栖息的塔。
15. 龙宫:传说中龙王的宫殿。
16. 蠖濩:传说中的深海。
17. 宸居:帝王的居所。
18. 李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这里代指他们的诗作。
19. 空遐想:指只能遥不可及地欣赏、向往。
20. 投竿:将钓竿投入水中,寓意学习垂钓。
去完善
赏析
《望孤屿》是清代诗人李洪的一首描绘海岛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孤岛、朱楼、丹阁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宏大的海景画卷。诗中,“缥缈风烟岛屿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海岛的孤独与神秘;“朱楼丹阁欲凌虚”则表达了海岛上建筑的壮观与宏伟。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清吟”的赞赏和对海岛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海岛风光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孤屿》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遥望远方孤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李洪生活在江南一带,这里风景秀丽,江水浩渺。他在一次游览江南风光时,站在江边,遥望远方的孤屿,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当时,他可能已经离开了故乡,在外地工作或游学,因此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更为浓烈。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宋时期。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然而,江南地区却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地生活、创作。李洪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深受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