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有樛木
彼樛者木,轮囷其质。
既干既跋,匪枉伊直。
时平倒植。自卑自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弯曲的树木,具有盘根错节的质地。它既粗壮又挺拔,既不弯腰也不驼背。在和平的时代里,它们被栽倒了位置,显得谦逊而内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彼:那。
2. 樛:弯曲的树木。
3. 轮囷:形容树木盘曲的样子。
4. 质:本质。
5. 干:树干。
6. 跋:树梢。
7. 匪:不是。
8. 枉:弯曲。
9. 伊:这个。
10. 直:笔直。
11. 时:时候。
12. 平:平静。
13. 倒植:倒置。
14. 自卑:自我谦抑。
15. 自抑:自我控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续南有樛木》是宋朝诗人曾丰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树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首句“彼樛者木,轮囷其质”描述了樛木的特点:树干弯曲,枝叶茂密。这里的“轮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樛木的形状和质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曲折的境遇。
第二句“既干既跋,匪枉伊直”则是说,尽管樛木的生长环境并不理想,但它依然能够挺直生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即使面对困境,也能够坚持自我,不改变自己的原则。
第三句“时平倒植”则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寓意在太平盛世,正直的人反而会被打压,而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却能够平步青云。
最后一句“自卑自抑”则表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在面对不公时,他选择的是谦虚退让,而非抗争。这或许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事的一种无奈和妥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续南有樛木》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曾丰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任官职,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辞官归隐,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歌多表现田园生活、山水风光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却往往以山水诗、田园诗来表达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曾丰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续南有樛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樛木”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愿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虽然时代背景充满动荡和不安,但诗人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