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者

标题包含
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者
梅雨酣夜眠,槐风豁朝起。 应门绝传声,外有夸娥氏。 背负小峥嵘,云自西北至。 浣栉出问谁,迺拜公所餽。 太行王屋山,转徙到窗几。 冥茎根倒盘,混沌窍中启。 归墟孔道谺,神瀵留痕泚。 两生大丈夫,二老古君子。 识面喟无从,岂料不我彼。 一见三扣之,琤若相诺唯。 燕闲与之俱,庸洗吝与鄙。 相爱至忘形,相期至没齿。 山容若巽词,犹有胜于己。 潇洒旧主人,雅惟无所嗜。 陨星拾宋都,浮磬收泗水。 尺寸靡不珍,要作补天计。 适分上帝符,来守真阳垒。 山使听指挥,石侯具供拟。 三间敞铃斋,四壁罗玉峙。 况才下车初,贡者来未已。 新传渤海东,五山失其二。 神牛驱六丁,挟送函丈里。 风骨天下奇,非直我辈比。 闻之喜欲狂,怅莫立自致。 千金岂容悭,再渎那得忌。 岱舆第一峰,割爱良不易。 员峤更分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细雨连绵的夜晚酣畅安眠,清晨则沐浴着清风醒来。住宅大门紧闭,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仿佛来自外太空的神秘使者。这群神秘使者身形矫健,驾着祥云从西北方向而来。他们此行是有什么特殊的任务吗?当我整理完仪容出去询问时,原来他们是来拜见这里的主人并送上珍贵的礼物。 他们把巍巍高山带到我的窗前,这座山曾在古人笔下闪耀过光芒。山上的树根宛如蛇一般缠绕在一起,而在那混沌的世界里,裂开了一道缝隙。这条裂缝犹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而神泉在其中留下了一条清澈的水流。这两位神秘使者,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和智者。虽然他们的面孔陌生,但我从未期待过会有这样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来到我的身边。 我第一次见到他们,就被他们的气质所吸引。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给我留下了谦虚、宽容的印象,让我倍感荣幸。我们相互关心、支持,以至于完全忘记了我们之间的界限。他们都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才能还不及自己应有的水平。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欲无求,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艺术的追求却无比执着。 他们在闲暇之余,也会去寻找那些稀世珍宝。他们深知这些珍宝的价值所在,也希望能够借此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天赐的神符,守护着人间的真善美。他们还受到了山川精灵的尊敬和爱戴,对一切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我们的住处简朴而不失优雅,四周环绕着各种美丽的艺术品。自从他们来到这里,就有源源不断的礼物送到门前。最近,他们刚从渤海之滨带回来一座壮丽的高山,这山的神奇之处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据说这座山峰原是由六位神仙共同守护,如今已被迁移至此。这座山峰的风骨堪称世界之最,绝非我们能及。 听到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即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这样的珍品绝不能因为吝啬而被忽视,再次拜访也不会引起反感。我想把这座山峰视为我最珍贵的宝物,尽管在割舍时会感到心痛。同时,我希望分享这份喜悦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梅雨":指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阴雨天气,持续20天以上且降水量较大。 2. "槐风":指夏风吹过槐树带来的凉爽。 3. "夸娥氏":古代神话人物,即大力神,这里借指力气大的搬运工。 4.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5. "冥茎":形容山体深藏在地下。 6. "混沌":指天地未分开时的状态。 7. "归墟":传说中为海尽头的无底洞。 8. "孔道":指通道或门户。 9. "神瀵":传说中的神泉。 10. "两生大丈夫,二老古君子":指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11. "识面":见面认识。 12. "慨":赞叹不已的语气。 13. "予":这里指馈赠礼物的人。 14. "燕闲":闲暇时。 15. "庸洗吝与鄙":表达作者对石山的喜爱之情。 16. "忘形":不拘束、无拘无束的样子。 17. "相期至没齿":表示希望与对方共度余生。 18. "巽词":委婉的言辞。 19. "旧主人":这里指石山原来的主人。 20. "雅惟":只是。 21. "陨星":流星,比喻珍贵之物。 22. "浮磬":产于泗水的玉石。 23. "尺寸":指石山的每一部分。 24. "补天计":形容石山的重要性。 25. "帝符":皇帝的诏书。 26. "真阳":道教术语,指纯阳之气。 27. "山使":山神使者。 28. "石侯":石头君主,这里指石山。 29. "铃斋":寺庙。 30. "贡者":向作者献石的石商。 31. "渤海东":指传说中的渤海三神山之一蓬莱山。 32. "神牛":古代神话中的神牛,能驱役风雨雷电。 33. "六丁":神话中的六位神将,各司其职。 34. "函丈里":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礼仪,互相站立,彼此距离一丈。 35. "风骨":指石山的形态特征。 36. "岱舆第一峰":岱舆山是蓬莱山的古称,这里用来赞美石山的品质。 37. "员峤":传说中的五神山之一,这里用来形容石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者”,作者曾丰在诗中对友人叶英州赠送的奇石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赞美。诗歌首联写景,通过梅雨酣睡和槐风唤起表现自然界的和谐;颔联以夸娥氏为喻,暗示友人所赠奇石的高贵品质;颈联与尾联描绘了石山的形状、品质及出处,突显其独特性;五六联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无私馈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七八联以夸张手法描述了新获得的奇石之美,使得诗人欣喜若狂;末联诗人承诺将珍藏此石,感叹友情难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想象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南宋诗人曾丰所创作的《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者》。曾丰生活于南宋中后期,历任县令、知府等地方官职,主张抗金,关心民间疾苦,政治经历丰富。这首诗创作于其任知州期间,时年曾丰五十余岁。 在这段时间内,南宋正处于激烈的战乱之中。北方领土丧失,金国和蒙古崛起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曾丰作为地方官员,深知百姓疾苦,关心民生,积极组织地方防御,稳定社会秩序。然而,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他感到无能为力,故在诗中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此外,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崇尚山水之美,曾丰也不例外。他在闲暇之余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欣赏自然风光。这首诗歌颂了友人赠送的石山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