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甲寅重九

标题包含
甲寅重九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 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 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共同勉励适应风习过重阳,可惜好时光正值荒年。 南方田头流民塞满了道路,东边菊花盛开却无暇欣赏。 虽然没有音乐欢娱相伴,但有壮丽的山川景象抚慰人心。 自嘲在宴会上的我如同陶渊明,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逍遥自得。
去完善
释义
1. 燕重阳:燕,通“宴”,指宴会;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2. 可惜良辰值岁荒:可惜,遗憾的意思;良辰,美好的时光;值,遇到;岁荒,指农作物收成不好,这里意指灾荒之年。 3. 南亩流民方塞路:南亩,泛指农田;流民,因灾荒或战乱失去土地而流亡在外的人民;方,正在;塞路,阻塞道路,形容流民众多。 4. 东篱嘉菊漫浮觞:东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有“采菊东篱下”之句,这里指种菊花的地方;嘉菊,菊花的美称;漫,随意;浮觞,古人于宴会上举杯浮水以助酒兴的一种游戏。 5. 虽无弦管追游乐:虽,即使;弦管,乐器,这里借指音乐;追游,尽情游乐;乐,快乐。 6. 赖有山川气象强:赖,依赖;山川,自然景象;气象,景色;强,壮美。 7. 自笑当筵陶靖节:自笑,自我调侃;当筵,在宴席上;陶靖节,即陶渊明,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职,后弃官回乡,作《归去来兮辞》。靖节是他的谥号。 8. 几时归去傲羲皇:几时,什么时候;归去,回去;傲,傲慢,这里是讥讽之意;羲皇,传说中的人物,与帝尧、帝舜并称三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甲寅重九”,是韩琦在重阳节写下的诗篇。诗中韩琦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忧虑和关注。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民俗的参与和对良辰美景的喜爱,但同时也提到了严重的年荒,流露出一丝担忧。颔联中的“南亩流民”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流离失所的百姓,“东篱嘉菊”则表现了丰收的景象。这两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颈联中,诗人提到没有弦管音乐陪伴的重阳节,却依然能感受到山川气象的强大魅力。尾联则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愿。 整首诗既有重阳节的喜庆气氛,又暗含民生艰辛,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与家国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借喻,展示了自己独立不阿、旷达超脱的人格风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甲寅重九》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阳登高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北宋仁宗景祐元年(甲寅年,公元1034年)的重阳节。这一年,韩琦刚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担任京官,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其次,关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在这一年里,韩琦在京城度过了一个较为平静的生活,这为他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作环境。然而,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政治家,韩琦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局势。在这个时期,北宋与契丹的关系日益紧张,边境冲突不断。这种政治局势使得韩琦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和担忧。 再次,关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领土争端和国家财政的压力增大,北宋政府不得不加强军事防御,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投入。这使得国家财政负担加重,民众生活受到影响。韩琦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政治家,对此深感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