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花十咏 其九 芙蓉花

标题包含
秋花十咏 其九 芙蓉花
露冷霜清日已凄,淡妆素服满前溪。涉江一段荒凉意,弱国孤臣寒士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露水和严霜的季节,时间显得有些凄凉。那时,许多穿着朴素衣服的人挤满了小溪边。他们在江水中跋涉,环境显得非常荒凉。这些人都是弱国的孤独大臣和贫困士人的妻子。
去完善
释义
1.露冷:指气温下降,露水变凉。 2.霜清:指霜降过后,天气变得清爽。 3.日已凄:形容太阳的光线变得微弱。 4.淡妆素服:形容芙蓉花的淡雅妆容和白色的花瓣。 5.满前溪:指芙蓉花在溪边盛开,铺满了整个溪边。 6.涉江:这里指的是芙蓉花从水中生长出来的景象。 7.荒凉意:指诗人看到眼前的芙蓉花,想起了曾经的繁荣景象已经消失,感到荒凉。 8.弱国孤臣:指国家弱小,君主孤独无援的境地。 9.寒士妻:指贫寒之士的妻子。这里诗人以芙蓉花比喻弱国孤臣寒士妻的形象,表达对这些人的同情和支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芙蓉花的形象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首句“露冷霜清日已凄”描绘了秋季肃杀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淡妆素服满前溪”来形容芙蓉花的美丽与淡雅,以此衬托出后两句中江水的荒凉意境。 在“涉江一段荒凉意”一句中,诗人以江水比喻国家的历史进程,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弱国孤臣寒士妻”则是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诗人将民妇比作芙蓉花,表现了她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危亡、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关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花十咏 其九 芙蓉花》是宋朝诗人方一夔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赞美了芙蓉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时期。当时,北方金国入侵,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家局势不稳。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敬仰。 在这个时期,方一夔因科举失利,未能进入官场。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诗歌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的诗歌作品大多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诗中,方一夔通过对芙蓉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品性的期许。他认为,尽管处于乱世之中,人们也应该保持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俗所染。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