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脂菊
天女染花情若狂,鲜妍直欲媚秋光。
忍将陶径黄金色,也学秦宫朱脸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们在用鲜花作画时充满热情,她们所描绘的鲜艳画面仿佛能吸引秋天的阳光。如此美妙的色彩让人想起古代宫殿里那些涂抹着朱砂妆容的女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脂菊:菊花品种之一。
2. 天女:这里指掌管色彩的天神。
3. 染花:即把颜色赋予给花朵。
4. 情若狂:形容情感热烈。
5. 鲜妍:艳丽、美好。
6. 直欲:简直想要。
7. 媚:吸引人的美好样子。
8. 秋光:秋天的景色。
9. 忍将:忍受着将。
10. 陶径:陶渊明的家园。
11. 黄金色:金黄色的菊花。
12. 也学:模仿。
13. 秦宫:指秦始皇的宫殿。
14. 朱脸粧:古代妇女涂在脸上的红色妆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燕脂菊》是一首描绘秋日菊花美景的诗歌。诗人以“天女染花情若狂”开篇,用仙女作画这一浪漫的想象来赞美菊花鲜艳的色彩。接下来一句“鲜妍直欲媚秋光”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美丽和活力,仿佛要吸引整个秋天的光辉。
第三句“忍将陶径黄金色”则是以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为背景,描述了菊花在田间小路中的灿烂景象。最后一句“也学秦宫朱脸粧”则用了秦国宫廷美女妆容的例子,暗示菊花颜色艳丽,如宫女涂上的胭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燕脂菊》是宋代诗人史铸的一首咏物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史铸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面临着家国破碎、山河分裂的时局,他渴望为国家尽一份力量,却苦于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这种心境使他在面对燕脂菊这一美丽花卉时,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燕脂菊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坚强生命力和独特气质的花卉,它不畏严寒,能在冬天依然绽放出美丽的色彩。这使得史铸将燕脂菊视为国家的象征,期待国家能够像燕脂菊一样顽强不屈,度过艰难的时局。同时,他也借此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在《燕脂菊》这首诗中,史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燕脂菊的美丽与坚韧。他用“冷艳”一词来形容燕脂菊,既表达了对燕脂菊寒冷环境中盛开的钦佩,也隐喻了当时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坚韧精神。此外,他还用“孤标”一词来强调燕脂菊的独特气质,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总的来说,《燕脂菊》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时代,史铸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通过对燕脂菊的描绘,传达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