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菊
寒葩缕缕结缃红,不待纤针见巧工。
秋老从他宫线减,彩文翻喜入花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鲜花一缕缕地结出淡红色的花蕾,不需借助纤巧的手工进行剪贴。秋天渐深,花瓣逐渐凋零,但那斑斓的色彩却意外地为花丛增添了生气。
去完善
释义
史铸:宋朝诗人,字尧文,号愚溪,江山(今浙江江山)人。
去完善
赏析
《绣菊》是诗人史铸以菊为题,描绘出一幅生动婉约的画卷。首句“寒葩缕缕结缃红”描述了菊花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出一片红色的美景。次句“不待纤针见巧工”则以刺绣为例,强调菊花的美不需要任何人工雕琢和修饰,它本身的自然美就已经足够吸引人。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菊花之美:“秋老从他宫线减,彩文翻喜入花丛。”这两句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减少菊花的风采,反而让它的色彩更加鲜明,为这秋天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整首诗歌既赞美了菊花的自然之美,又揭示了其傲霜斗雪的品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绣菊》是金代诗人史铸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金代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年-1189年)。这个时期,金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金源文化”。
史铸生活在这一时期,他曾任过州郡官员,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绣菊》一诗中,史铸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他还借菊花来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以及人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