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馒头菊

标题包含
馒头菊
离火供炊餠餠圆,幽人饱玩向篱边。 采来还问堪餐否,应使痴儿口堕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火焰下烘烤着圆圆的炊饼,隐士吃饱了在篱笆旁边玩耍。采集来还要问问是否美味可口,这会让笨小孩流出口水。
去完善
释义
【炊饼】古代的一种面食,类似今天的馒头。 【幽人】指隐逸之人,即闲适生活的隐居者。 【篱边】用竹编成的矮墙,一般用来围住院子或花园。 【痴儿】泛指愚钝的人。 【口堕涎】垂涎欲滴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馒头菊》是一首描绘菊花和赏菊者之间和谐互动的佳作。首句“离火供炊餠餠圆”,用蒸馒头的过程比喻菊花的生长,形象生动;次句“幽人饱玩向篱边”,写人们在篱笆边欣赏菊花,感受宁静的生活;第三句“采来还问堪餐否”,借赏菊者的提问,表达了菊花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好处;最后一句“应使痴儿口堕涎”,想象孩子们看到菊花时口水直流的情境,充满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馒头菊》是南宋诗人史铸的一首描绘菊花形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史铸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也曾在官场受到排挤,这使得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与此同时,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史铸也不例外,他的这首《馒头菊》便是以菊花为象征,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史铸将菊花比作馒头,既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形状,又暗示了菊花的实用价值。这体现了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也反映出他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