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总角都鼇头,老生甘伏膺。
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东流看到海,北风忽成冰。
茫茫落簷花,穷巷犹短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叶适
1. 总角:指童年。总角之交比喻儿童时代的朋友。
2. 都鼇头:意为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犹如鳌头独占。
3. 老生:年长者,此指年纪大的人。
4. 甘伏膺:甘拜下风的意思。伏膺表示敬佩,愿为之后。
5. 白首:白发满头,形容年老。
6. 参豹尾:古代皇帝宴会,文武百官按品级依次列座。豹尾指座位顺序,参豹尾意为参加皇帝宴请的行列。
7. 后出夸先登:后来居上,超过前人的意思。
8. 东流看到海:以河流向东流淌比喻时光流逝。
9. 北风忽成冰:北风严寒,比喻人生的寒冷时期。
10. 茫茫落簷花:形容大雪纷飞的样子。
11. 穷巷:贫困简陋的地方。
12. 犹短檠:犹字表示仍然之意,短檠指短小的油灯,此处表示生活简朴。
去完善
赏析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主人公从年轻到年迈的历程,以及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表现。诗人以“总角都鼇头”比喻主人公年轻时的才华横溢,而“老生甘伏膺”则表现了他晚年时的谦逊与沉稳。接下来的诗句中,“白首参豹尾”暗示了主人公在年事已高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出色的表现,“后出夸先登”则是对他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东流看到海,北风忽成冰”揭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而“茫茫落簷花,穷巷犹短檠”则以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主人公一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古诗词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是南宋文学家叶适为悼念蔡尚书而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左右。此时,叶适正处于他人生的晚年时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然而,他在文学和思想方面的影响却日益增强,被誉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已历经多年的战乱与纷争,政权内部党派斗争激烈。尽管国家内外交困,但叶适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提倡务实改革,关心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艰难的关切。这首《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正是体现了这种情感,通过追悼蔡尚书的一生,表达出对忠诚、正义和担当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