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府母齐安郡太夫人挽诗
生死已无憾,杭人休泪倾。
惟留不尽德,常动故乡情。
霜浄水方落,风高山转清。
闲思与令子,幕府再同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生死已无憾,杭人休泪倾】无憾:没有遗憾。杭人:杭州的人。泪倾:流泪哭泣。这句是说赵太夫人生死都没有遗憾,希望杭州的人们不要为她落泪。
【惟留不尽德,常动故乡情】不尽德:难以尽数的美德。故乡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句是说赵太夫人留下了许多美德,常常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霜浄水方落,风高山转清】霜浄:指秋天的霜降使水面变得干净。这句描绘了秋天景色,寓意赵太夫人品格高尚,品行纯洁。
【闲思与令子,幕府再同盟】闲思:随意地思念。令子:敬称对方的儿子。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时,帐幕前的军府,后泛指高级官员的办事机构。再同盟:再次结盟。这句表示作者希望赵知府的儿子能继承母亲的美德,与他一起为国家效力。
去完善
赏析
《赵知府母齐安郡太夫人挽诗》是南宋文学家叶适为悼念赵知府的母亲齐安郡太夫人而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首联“生死已无憾,杭人休泪倾”,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在生死之间的坦然态度,她的一生已经无憾,因此杭州人民不必为她过于悲伤。
颔联“惟留不尽德,常动故乡情”,表达了这位女性在人们心中的不朽形象,她的德行将永远流传下去,而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也会因为她而更加深厚。
颈联“霜浄水方落,风高山转清”,这两句诗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这位女性的品格,正如秋天霜降后水面洁净,风吹过高山更显清新一样,她的美德也将如同这自然景色一般,永不消逝。
尾联“闲思与令子,幕府再同盟”,诗人希望这位女性在天之灵能够安息,同时祝愿她的儿子在官场上再创佳绩,以此表达对这位母亲的敬仰和对她的子孙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女性深切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她的赞美和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知府母齐安郡太夫人挽诗》是宋代诗人叶适为悼念赵知府的母亲齐安郡太夫人而作。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其时正值南宋初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得以发展,文学创作氛围浓厚。
在这一时期,叶适作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反对与金国议和而被贬谪。虽然宦途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关心民生,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宋孝宗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恢复国家的繁荣。然而,由于外部形势的压力,这些努力并未完全成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心中的感慨,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这首《赵知府母齐安郡太夫人挽诗》既是作者对逝者哀悼之情的寄托,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