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养源避暑西湖

标题包含
次韵养源避暑西湖
墙拥千竿竹,帘萦一穗香。 避暄情散朗,怀旧意悲凉。 小簟琉璃色,新醅琥珀光。 梦回闻剥啄,浑欲懒衣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 围墙环绕着千百竿翠竹,门帘上缠绕着一缕缕清香。 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怀念旧日时光,心中却涌起一丝悲伤。 躺在色彩如琉璃的小竹席上,品尝着新酿的、色泽如琥珀的美酒。 梦醒时分,耳边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让人想要穿上慵懒的衣衫。
去完善
释义
1. 墙拥千竿竹:这里的“墙”指的是房屋的外墙;“千竿竹”表示竹子数量多。 2. 帘萦一穗香:这里的“帘”指的是门帘或者窗帘;“一穗香”指一种香炉,香炉上方的小火焰犹如稻穗,因此被称为“一穗香”。 3. 避暄情散朗:这里的“暄”指的是炎热;“散朗”是形容心情开朗。 4. 小簟琉璃色:这里的“小簟”指的是较小的竹席;“琉璃色”是指如琉璃般的光滑色泽。 5. 新醅琥珀光:这里的“新醅”指的是刚刚酿好的酒;“琥珀光”是说酒的色泽像琥珀一样透明。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养源避暑西湖》中,诗人高斯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夏日景象。他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中。 首先,“墙拥千竿竹,帘萦一穗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避暑之处所见的景致。绿色的竹子倚靠着墙壁生长,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帘子上的香气则让人感受到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接着,“避暄情散朗,怀旧意悲凉”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里追求清静的心境以及对往昔的回忆。尽管环境凉爽宜人,但诗人仍然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然后,“小簟琉璃色,新醅琥珀光”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室内环境。凉席呈现出琉璃般的光泽,而新酿的美酒则闪烁着琥珀般的色彩。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平静与愉悦。 最后,“梦回闻剥啄,浑欲懒衣裳”两句通过描述梦醒后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已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他以轻松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天,似乎连换衣服这样的小事都懒得去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养源避暑西湖》是南宋诗人高斯得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的金国和蒙古相继对南宋发动侵略,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高斯得,字子敬,浙江平阳人,他少年时即才华横溢,后因科举不第而投笔从戎,在抗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使他的满腔报国之志化为泡影。他在诗中写道:“书生空有舌,爱国只怀羞”,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斯得与朋友养源相约避暑西湖,借此机会抒发胸中块垒。他们在湖光山色间赏景品茶,谈论时事,感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