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生都在一起做事情,偶然在相遇的时刻耽误了时间。大家各自穿着绿色的衣裳,没有回到白色的社交场合去约会。江水在遥远的疆界流淌而来,政府部门管理着各种事情。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一切都太平无事,我们跟随着公正,作诗抒发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黔中":贵州省一带的别称,古时的黔中道为唐玄宗所建,现为贵州省部分地区;
2. "同院韦判官":作者的一位同事和朋友,韦判官是唐朝官员的职衔;
3. "青袍":古代低级文官的制服,这里表示双方的境遇相仿;
4. "白社":指隐逸的生活或隐士居所,此处表示未能实现归隐的理想;
5. "府地":指地方官府所在的地方;
6. "诸夷":古代的部族和民族,这里泛指少数民族;
7. "圣代":指国泰民安的时代,这里可能是对唐朝盛世的赞美;
8. "都无事":指国家太平无事,政治稳定;
9. "从公":为国家效力,公务在身;
10. "赋诗":写诗,这里可能是指从事公务之余的文人活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频写给他的同事、朋友韦判官的。李频在黔中地区(今贵州一带)任职时,与韦判官相逢并共同度过了一段时间。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以及任职地区的风土人情。
首联“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表达了诗人在职场上与韦判官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情。颔联“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意味着他们在官场上的分离不可避免,尽管彼此心中都有过共同的理想家园——白社(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颈联“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描绘了黔中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民族风情。这里是长江上游流域,属于边远地区,府地则是当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诗人还暗示了自己远离朝廷,肩负起管理边疆的职责。
尾联“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透露出他们身处太平盛世,公务之余可以互相唱和,寄情于诗歌的创作之中。整首诗虽无华丽辞藻,却深挚动人,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品格与广阔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黔中酬同院韦判官》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创作于公元874年。此时唐朝正处于衰落时期,边疆问题严重,战争频发。李频的仕途也并不顺利,他在赴任途中被贬为黔州刺史,后又被任命为都督府长史。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