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野步 其二
阴曀消除六幕寛,嬉游何事我心闲。
鸟声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蔼间。
水底断霞光出岸,云头斜日影衔山。
缘情若论诗家兴,却恐骚人合厚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暗消散天空宽,游玩时心自悠闲。
鸟语花香融和时,草地花芬芳无边。
水中倒影霞光映照岸边,云朵遮蔽夕阳斜影远山。
诗人激情寄情山水,却又担心文人的羞涩难掩。
去完善
释义
《新晴野步 其二》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中个别字词的注释:
1. 阴曀:指阴雨天气。曀,阴天,阴暗。
2. 六幕:古代指天地四方,这里代指天空。
3. 宽:明亮,开阔。
4. 嬉游:游玩,嬉戏。
5. 人意:人的心情。
6. 融和:融合和谐。
7. 候:时候,季节。
8. 草色:指青草的颜色。
9. 花芳:花朵的香气。
10. 杳蔼: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11. 断霞:即晚霞。
12. 光出岸:霞光从岸边照射出来。
13. 云头:云层。
14. 斜日:夕阳。
15. 影衔山:指太阳的影子投射在山上。
16. 缘情:因情感而产生的想法。
17. 若论:假如谈论。
18. 诗家兴:诗人的创作灵感。
19. 骚人:诗人,文人。
20. 合厚颜:应该感到羞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程颢在春天初晴的野外漫步时所作。他通过描述春日里明媚的阳光、欢唱的鸟儿、清新的花草等自然景色,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作为一名诗人的自豪感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
首联“阴曀消除六幕宽,嬉游何事我心闲”描绘了阴天过后,阳光明媚,天空开阔的景象。这里,诗人以“阴曀消除”象征困境的结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而“嬉游何事我心闲”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颔联“鸟声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蔼间”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鸟儿的欢唱与人们的心情相互交融,形成了和谐的气氛;而绿草鲜花则在朦胧中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这里,诗人通过对鸟语花香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颈联“水底断霞光出岸,云头斜日影衔山”通过水底的晚霞、云端的落日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水中倒影和云端落日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之美。
尾联“缘情若论诗家兴,却恐骚人合厚颜”则表达出诗人作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自己的信任。他认为,既然自己的诗歌创作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那么他就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诗人用“骚人”来指代自己,既表现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又体现了他对古代诗人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晴野步 其二》是宋朝诗人程颢的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1049年-1063年在位),具体时间不详。在这期间,程颢担任地方官员,积极推动地方政务和文化发展,同时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程颢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晴朗的春天,诗人漫步在田野间,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他在地方任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也享受着自然的美景,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