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廙园修禊事席上赋
盛集兰亭旧,风流洛社今。
坐中无俗客,水曲有清音。
香篆来还去,花枝泛复沉。
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兰亭古韵犹在,洛社之风流传至今。
宴中无一庸俗之客,水湾处传来清澈之音。
焚香的烟缕时起时落,花枝在水中浮起又沉下。
无须担忧天色渐暗,天际尚有淡淡的阴影。
去完善
释义
《陈公廙园修禊事席上赋》是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宴饮聚会为背景,表达诗人的闲情逸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该诗的注释:
1. 陈公廙园:指陈公廙的园林,陈公廙为宋代名士,喜欢结交朋友,喜好文学。
2.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兰渚山麓,魏晋时期著名文人雅集之地,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而闻名于世。
3. 洛社: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南三十余里的古邑,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结成"洛社",吟咏风月,抚琴高歌。
4. 香篆:燃烧的香所产生的烟缕。
5. 天际:天边,地平线。
6. 轻阴:微阴,阳光微弱。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盛集兰亭旧,风流洛社今”,通过对比盛大的集会与风流才子,展现出陈公廙园当时的盛况以及其独特的魅力。用“兰亭”和“洛社”两个历史上的著名文人聚集点,将这次集会的历史感和文化传承表达得淋漓尽致。
颔联“坐中无俗客,水曲有清音”则是对这次聚会的参与者、环境及气氛的描绘。与会者皆为高雅脱俗之人,没有市井之人的庸俗之气。在水流弯曲的地方传来了清澈的声音,这无疑在强调此次宴会的清静氛围,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内心的宁静。
颈联“香篆来还去,花枝泛复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态的景象:香气萦绕,花香四溢,但无论是香的氤氳还是花的繁荣,都会消褪,隐含着事物流转不息的道理。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赋予了诗意更深远的哲理意味。
尾联“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良辰美景中尽兴即可,不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担忧。诗中虽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但却以“轻阴”一词,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忧愁并不会太过沉重,反而平添了一种恬静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080年春天,即北宋元丰三年,程颢在陈公廙园的修禊事宴会上,创作了这首诗《陈公廙园修禊事席上赋》。这一时期,正值王安石变法失败、新旧党争激烈之际,而程颢因立场较为保守,生活及仕途上也遭遇了些许波折。不过,身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程颢并未被困境困扰太久,他始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传道授业,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
这个时期的程颢,已过而立之年,学问日益深厚,而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便常常与志同道合的友人游山玩水,一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谈论诗文、研习学术,尽享人生的愉悦与和谐。此次陈公廙园修禊事宴会,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抒发感慨的平台,使得这首诗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