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潩水河边,鸭子坡上,矗立的楼台就在郡城的西边。
在一片烟波浩渺中,心情突然变得畅快,想要寻找那座小岛,却发现前路迷茫。
整日无风,舟楫横渡;时而下雨,彩虹倒映水面。
在这近在咫尺的尘世之地,何以使得游人心情如此不同呢?
去完善
释义
《西湖》是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下面是诗歌的词句注释:
1. 潩水桥:位于西湖的一处古桥。
2. 鸭子陂:西湖附近的一处景点,据说此地鸭子众多,故得名。
3. 楼台:指西湖附近的楼阁建筑。
4. 郡城:这里指的是杭州城,宋朝时称为临安府。
5. 烟波:形容湖面上烟雾弥漫的水面。
6. 乍见:突然看见。
7. 心先快:心情愉悦。
8. 岛屿:指西湖中的湖心岛等岛屿。
9. 路欲迷:形容在岛上行走,道路曲折,令人迷茫。
10. 尽日:一整天。
11. 无风:没有风的时候。
12. 舴艋:一种小船,此处用来形容西湖上的船只。
13. 虹霓:彩虹。
14. 如何:为什么。
15. 咫尺:距离很近。
16. 尘埃地:地面尘土飞扬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西湖的美景。
17. 能使:使得。
18. 游人:游览西湖的人。
19. 意不齐:指游人们的心情各不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程颢的一首描绘西湖风光的诗。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西湖的美景和人文气息。首联“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描述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美丽的城市风光。颔联“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通过描写湖面的烟雾和岛屿,展现出西湖的神秘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颈联“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尾联“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对游客心情的感慨,引发人们对美好景色的共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这首诗是宋朝著名诗人程颢在公元1068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北宋神宗年间,当时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程颢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时期,程颢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为国家治理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程颢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西湖》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在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