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鄠山诗十二首 游紫阁山
仙掌远相招,萦纡渡石桥。
瞑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
树色千层乱,天形一罅遥。
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们在远方召唤我,穿过曲折的桥。
山涧深处云朵飘荡,寒雨落在山腰。
树林色彩斑斓混乱,天空高远无边。
繁杂公务难以长留,回头羡慕渔夫和樵夫。
去完善
释义
仙掌:指唐代华阴县华山的仙人掌。
紫阁:即紫阁峰,位于陕西省户县东南。
萦纡:形容山路曲折。
瞑云:浓重的云雾。
涧底:山谷的底部。
寒雨:寒冷的天气下雨。
山腰:半山腰处。
千层:形容树木茂密层层叠叠的样子。
罅:裂缝。
吏纷:指纷繁复杂的政务。
渔樵:渔民和樵夫,这里比喻归隐山林的闲适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紫阁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首联“仙掌远相招,萦纡渡石桥”,写诗人被远方的仙境所吸引,历经曲折来到石桥之上,暗示了诗人追寻理想的心路历程。颔联“瞑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描述了山间云雾弥漫、细雨蒙蒙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置身其间的清冷之感。颈联“树色千层乱,天形一罅遥”,通过树木颜色和天际的形状,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使人心旷神怡。尾联“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满,以及向往远离喧嚣、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鄠山诗十二首 游紫阁山》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程颢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大约公元105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程颢的青年时期,他在求学和探索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文化繁荣,理学兴起。程颢作为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强调“理”(事物的内在规律),主张内省和自我修养。这种观念在他的诗歌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此外,鄠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紫阁山则是鄠山的主峰。这两座山峰秀丽壮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寻幽访古的胜地。程颢在此地游览,领略了山川之美,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从而创作出这一组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