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后一日再和

标题包含
后一日再和
常劝嬉游须及辰,莫辞巾屦染埃尘。 秪应风雨梅台上,已减前时一半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常常劝说人们在玩乐时要趁着大好时光,不要推辞带上头巾和鞋子去沾惹尘埃。然而现在只有风雨中的梅花还在枝头,春天的美丽已经减少了一半。
去完善
释义
1. 嬉游:指游乐、游玩。 2. 及辰:及时,趁着好时光。 3. 巾屦(jīn jù):头巾和鞋子,这里指的是衣着。 4. 已减前时一半春:与前一句“常劝嬉游须及辰”对应,强调春光易逝,应趁现在多出去游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一首描绘春日出游的诗歌。诗中,作者以梅台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常劝嬉游须及辰”,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游春要及时,不可错过大好春光。“须及辰”意味着要抓紧时间,把握当下,珍惜光阴。 第二句“莫辞巾屦染埃尘”,表达了作者积极游春的意愿,即使出游会沾染尘土,也不介意。这里的“巾屦”是指擦脸的手巾和鞋子,泛指出游所需的物品。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第三句“秪应风雨梅台上”,描绘了诗人风雨之中立于梅台的情景。“秪应”表示只应、只当的意思,强调了作者在面对风雨时的坚定信念。 最后一句“已减前时一半春”,传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游春,诗人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提醒人们要珍惜春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一日再和》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仁宗时期(公元1048年)。在这一年里,程颢的生命历程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 首先,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朝廷上表现出色,赢得了皇帝的青睐。然而,仕途的成功并未能让他感到满足,反而使他开始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他还在这一年结识了好友苏轼,两人的友谊对彼此的人生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时代背景来看,此时正是北宋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士大夫阶层日益腐化,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这使程颢深感忧虑,也对他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