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求甫铁如意
妖言莫信传张恶,虚气休将碎唾壶。
借问闲窗静狐背,何如争胜击珊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妖言莫信传张恶:妖言,邪恶的言论。莫信,不要相信。传张恶,传播宣扬邪恶的事物。
2. 虚气休将碎唾壶:虚气,无实根据的气概或空谈。休将,不要将。碎唾壶,指比喻破坏美好事物的行为。
3. 借问闲窗静狐背:借问,请问。闲窗,寂静的窗户。静狐背,指安静的环境。
4. 何如争胜击珊瑚:何如,如何。争胜,争取胜利。击珊瑚,敲击珊瑚制成的如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程颢的一首咏物诗,题目中的“王求甫铁如意”是他朋友王求甫赠送给他的一件礼物。如意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器物,用于按摩和搔痒,同时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首诗主要通过对如意这一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妖言莫信传张恶”,“妖言”指的是一些荒谬无稽的言论,作者提醒我们要警惕这些言论,不要被其迷惑。“传张恶”意味着传播这些言论的人会得到恶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谎言的抵制。
第二句“虚气休将碎唾壶”,“虚气”是指空洞无力的言辞,作者认为这些言辞不值得我们去关注。“碎唾壶”是一个典故,形容一个人被别人的话语激怒,将唾壶打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空洞言辞的鄙视和对真实知识的追求。
第三句“借问闲窗静狐背”,“闲窗”是指安静的窗户,“静狐背”是一个典故,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面临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外界干扰。
最后一句“何如争胜击珊瑚”,“珊瑚”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着荣誉和成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荣誉和成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对空洞言辞的鄙视、面对困难的冷静以及珍视友情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赠王求甫铁如意》是宋朝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诗题中的“王求甫”是指作者的友人,而“铁如意”则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以铁制成,形似如意,常用于寓意吉祥、驱邪避害。
此诗创作于公元1057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文化氛围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创作中注重抒发个人情怀,表达人生哲理。
程颢(1032-1085),字伯淳,河南洛阳人,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官职,曾在朝廷任职,也曾在地方担任官员。作为一位士大夫,他对国家政治、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然而,在他的诗作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对于自然、人生、友情的感慨和思考。
在这首诗中,程颢通过对铁如意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王求甫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王求甫就像铁如意一样,坚韧不屈,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好友之间的真挚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