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 其四
有生得遇唐虞圣,为政仍逢守令贤。
纵得无能闲主簿,嬉游不负艶阳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幸遇到像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有贤能的地方官员治理政务。即使我能力有限,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也能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享受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唐虞:指的是唐朝和虞朝,这是两个历史上著名的王朝,这里用来表示社会的繁荣与昌盛。
2. 圣:在这里是指有智慧、有德行的人,通常是对君主的尊称。
3. 为政:指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这里是说县令在治理方面有很高的水平。
4. 守令:地方官吏的称呼,这里主要指的是县令。
5. 贤:指有才德、有智慧的人,这里是称赞县令有高尚的品质。
6. 主簿:古代官员的职务名称,主要负责文书工作。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他在地方衙门担任这个职位。
7. 嬉游:指游乐、游玩。
8. 艳阳天: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理想环境,生逢盛世,身边聚集着有德的君主和贤明的官员。即使他这个主簿(古代一种文官)看似没有什么实际能力,但他依然能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过上愉快的生活。以日常生活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向往以及对自身际遇的满足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宋代著名学者、诗人程颢之手。根据诗题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他担任某地官员时创作的。根据历史记载,程颢在仁宗朝(1023-1063年)曾在陕西、四川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员,所以这首诗很可能创作于这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程颢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相对平稳的。他在学术和政治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他与当时的朝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他也曾因为直言敢谏而受到一些挫折。这种人生的起起伏伏,或许是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之一。
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宋朝的盛世——仁宗朝。在这个时期,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在这首诗中,程颢描述了他从游也得来的小松和黄杨,以及他将这些植物种植在公署的西窗边的情景。他用这五绝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程颢的才情和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