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
曾是去年赏春日,春光过了又逡巡。
却是去年春自去,我心依旧去年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得去年的春天,欣赏着春天的景色,而时光荏苒,今年的春天又来了。但是去年春天的景色已经不再,我的心情却依然停留在去年的春天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赏春日:这里指欣赏春天的日子,即踏青的日子。
2. 逡巡:在此处指犹豫不决、反复徘徊的样子。
3. 却:表示转折,相当于“然而”或“可是”。
4. 依旧:照旧、依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岁月蹉跎的诗作。诗人以“去年赏春日”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和背景。春天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人们往往会在春天里欣赏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然而,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的,就像去年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今年新的春天又到来。这种时光的流逝使诗人感叹不已,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春光过了又逡巡”来形容时间的流逝。“逡巡”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不停推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之情。同时,这也传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对美好的事物要珍惜,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消失。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去年春自去”,但“我心依旧去年春”。这意味着诗人虽然知道时光荏苒,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过去的那种热爱和向往,他的内心依然充满对春天的美好回忆。这种对过去的执着与对未来的憧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热爱生活,珍惜美好,勇往直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题》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程颢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程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文学、哲学和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在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创作诗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程颢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