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余仲诚

标题包含
寄余仲诚
千岩雪齐消,烟日暧春事。端忧昧佳节,独宿松下寺。绕屋泉雨鸣,焚香户深闭。残僧荷锄出,幽鸟下庭戏。将期道心复,敢惬栖遁志。起望吾家云,风清雁成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zhangshuyu001
去完善

译文
群山间的积雪已经消融,春天来临,阳光和煦,烟雾弥漫。忧心忡忡的我并未留意这美好的节日,独自来到了松下的寺庙。泉水在房子周围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我焚起了香,紧紧关闭了房门。老僧人拿着锄头出来劳作,而宁静的鸟儿则在庭院里嬉戏。我希望能够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但不敢轻易地放弃这种隐居生活。我站起身来,遥望我的家乡,那里风和日丽,大雁列队南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zhangshuyu001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余仲诚:诗人的朋友,生平不详。 2. 千岩雪齐消:形容雪后天晴的景象。 3. 烟日暧春事:烟雾弥漫的阳光下,春天的景象变得温暖。 4. 端忧昧佳节:因为忧虑而无法享受节日的快乐。 5. 松下寺:松树下的寺庙。 6. 泉雨鸣:泉水与雨水混合的声音。 7. 道心复:恢复道心,指重新回到信仰之中。 8. 栖遁志:隐居的愿望。 9. 吾家云:诗人家乡上的云。 10. 雁成字: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伍。
zhangshuyu001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春季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情。首联描述了雪消云散、阳光普照的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明亮的基调。颔联写到诗人因忧虑而忘记了佳节,只能独自松下游憩,突出了内心的寂寥与孤独。颈联通过泉水潺潺、鸟儿嬉戏的画面,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尾联以诗人翘首远望故乡的浮云和风清雁字,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山寺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纷扰、享受清静的生活态度。
zhangshuyu00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余仲诚》是宋代著名文人汪藻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汪藻身为朝廷官员,对于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希望朋友们能够携手共进,共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努力。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汪藻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在政治上屡遭排挤,使得他感到孤独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他与朋友余仲诚的感情显得更加珍贵,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 在宋代,尤其是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外患频仍,使得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汪藻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然而,他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难以实现,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奈的感慨。
zhangshuyu00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