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霓裳中序第一

标题包含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极。 乱落江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萦。 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 乱蛩吟壁。 动庾信、清愁似织。 沈思年少浪迹。 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陈美诗
去完善

译文
站在亭子高处,俯瞰远方。 江边的莲花已经凋落,归期尚未到来。 我因为多病而失去了力气。 更何况纨扇已经变得稀疏,罗衣刚刚开始缠绕。 时光匆匆流逝。 感叹梁上的双燕就像过客一般。 那个人在哪里呢?一帘淡月的光芒,仿佛能照亮她的容颜。 这里充满了幽静。 墙上的蟋蟀鸣叫着。 像庾信那样忧伤的情感如同织布机般不断。 回想起年轻时的漂泊生活。 在那关山之间,柳絮飘落的街巷。 凋零的红花没有消息。 漫无目的地,只有暗水流淌,如同碧绿的宝石。 我已经漂泊了很长时间,如今又为何,醉倒在酒肆旁边呢?
陈美诗
去完善
释义
1. 亭皋:指水边平地。 2. 江莲:指荷花。 3. 病: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4. 纨扇:细布制成的扇子,代指夏夜。 5. 罗衣:丝绸制成的衣服,代指春装。 6. 流光:指时光流逝。 7. 杏梁:指屋梁。 8. 双燕:指燕子。 9. 客:指漂泊他乡的人。 10. 一帘:指帘幕。 11. 幽寂:指寂静。 12. 乱蛩:指蟋蟀的叫声。 13. 庾信:南朝梁文学家庾信,以愁绪著称。 14. 关山:指边疆。 15. 坊陌:指街巷。 16. 坠红:指落红的荷花。 17. 涓涓:指水流细小的样子。 18. 酒垆:指酒家。
陈美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姜夔以词著名,他的词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仙”。这首词以婉约的风格,抒发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词的开篇,作者描绘了一个亭皋望极的景象,亭皋是亭台楼阁之外的空地,这里暗示了词人的视野开阔,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心情。接下来,词人通过“乱落江莲归未得”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莲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归未得”则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在“多病却无气力”一句中,词人自我调侃,表示自己身体虚弱,精神不振,这种自嘲的语气,既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伤。紧接着,词人通过“况纨扇渐疏,罗衣初萦”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纨扇渐疏,罗衣初萦,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词人却仍然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法摆脱忧伤。 在“流光过隙”一句中,词人用“流光”比喻时间的流逝,“过隙”暗示时间的无情,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让人感叹不已。接着,词人通过“叹杏梁、双燕如客”一句,将双燕比作客子,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 在“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一句中,词人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一帘淡月,仿佛照出了词人的颜色,这种隐喻手法,既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念。 接下来的“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几句,词人通过对蟋蟀鸣叫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寂寥和忧伤,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词人的才情,同时“清愁似织”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忧伤如同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不断缠绕着他的心灵。 在“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几句中,词人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浪迹生涯,关山、坊陌等词语,既描绘了过去的风景,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回忆。 最后,词人以“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两句收束,通过坠红的花瓣和无信息的流水,表达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消失,只剩下无尽的回忆和忧伤。而在“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一句中,词人表达了现在的无奈和颓废,醉卧酒垆侧,暗示了词人的放荡不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霓裳中序第一》以婉约的风格,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独特的才情和情感。
陈美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霓裳中序第一》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由于金兵的侵略,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夔却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姜夔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家境困顿。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善诗词歌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一生未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反而更加努力,终于在词坛上崭露头角。 在那个时代,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填词,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姜夔也不例外,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意境深远,深受人们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陈美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