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丞以古风为贽
松柏覆高冈,根株渗七泽。
雪霜有古今,柯叶无改易。
上干青云霄,下庇神龙宅。
哕哕朝阳鸣,杳杳逢堵迹。
五色绚文章,八音谐金石。
群飞竞婆娑,争附第充斥。
匠石既罕遇,社栎顾何益。
伶伦不雌雄,嶰竹杂蝼蝈。
蓝田惊世瑞,造物等儿剧。
昨曾闚斓斑,今犹眩朱碧。
居然获径寸,几欲按三尺。
久之置怀袖,尚尔赊踧踖。
姑凭副墨子,往备庚桑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松树和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冈,它们的根部和树干穿透七个湖泊。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经受住了风霜的洗礼,而枝杈和树叶却从未改变。
它们向上触及白云之巅,向下庇护着神龙的家园。
早晨,迎着朝阳发出咯咯的声音,黄昏时则会消失在幽深的山谷之中。
五彩斑斓的叶子犹如华丽的篇章,八种声音和谐得如同金声玉振。
众多的飞禽争相在松柏之下飞舞,争相依附在这些大树之上。
然而,寻找良材的匠石难得一遇,这些树木又有什么益处呢?
无论是雌雄的伶伦,还是杂处在一起的嶰竹和蝼蝈,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
蓝田的美玉令人惊叹,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游戏之作。
昨天才看到它的斑斓色彩,今天又为其红绿相间而惊艳。
这些美玉竟然能得到一寸见方,几乎让人想按三尺之躯来欣赏它。
长久以来,我将它放在怀里,却还是觉得心有不足,诚惶诚恐。
现在我只能依靠笔墨,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以此作为我人生历程的一个见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七泽:古代楚地七大湖泊的总称,这里泛指湖泊地区。
2. 哕哕:鸟叫声。
3. 堵迹:犹云封疆。
4.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5. 第:只,仅仅。
6. 匠石:古代著名的木匠。
7. 社栎:社树。
8. 伶伦:古代音乐家。
9. 嶰竹:指竹管。
10. 蓝田:地名,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11. 斓斑:色彩错杂的样子。
12. 副墨子:指记录文字的人。
13. 庚桑役:指从事文字工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松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定品格和高尚精神的赞美。诗人将松柏比作忠诚、坚定的象征,表明无论是古今还是环境变化,松柏的品质始终如一。在比喻的基础上,诗人又通过描述松柏的高大、绿叶和翠盖等特点,进一步强调了松柏所代表的崇高形象。
同时,诗中又用了工匠、音乐家、蓝田美玉等多个喻体来衬托松柏的美好品质。这样,不仅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层次,也使得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松柏精神的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许及之的《次韵滕丞以古风为贽》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此时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有权臣当道,外有金兵压境。在这种背景下,诗人许及之写下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作品。
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及之曾担任湖北漕试官,期间他看到了民生疾苦,官场腐败等社会问题。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忧虑在他的诗中得到体现,如“谁教豪富逾时节,尽使贫羸度岁时”,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
与此同时,当时的南宋社会在艺术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成果。许及之作为文人雅士的一员,他受到同代文人的影响,追求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个性化。他在《次韵滕丞以古风为贽》中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去完善